被日本坊间用以形容中国游客在日购物出手豪爽现象的“爆买”一词,在12月1日晚间揭晓的本年度“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评选中,不出所料地斩获大奖。图为日本最大免税连锁店“乐购仕”的罗怡文社长(右3)当天获邀登台领受此奖。中新社记者 王健 摄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刘育英)春节将至,中国出境游客有望再次掀起消费热潮。中国官方多策促回流,希望将这些消费留在国内。
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境外消费额首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这其中既包括当地特产、礼品、奢侈品等,也包括日用生活品。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近日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表示,跟国外产品比,中国产品的品牌和品质还存在差距,但更多的差距是品牌认知和影响力。
去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日本蜂拥购买电饭煲和马桶盖。中央电视台曾做一个实验,用日本电饭煲和中国电饭煲进行盲测。结果显示,消费者无法分辨出两者煮出米饭的区别。
对应上述症结,工信部今年将在供给侧改革发力,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线,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发展。
对于提升品牌和品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接受采访时认为,中高端产品是中国制造的短板。在提升质量、打造品牌方面,中国国内的代工企业,如玩具、箱包等领域的代工企业,具有国际一流的生产能力,如果能将这种能力转换至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能力,将是一条实现跨越捷径。
王世成还建议,可以鼓励中国企业跨境对一线品牌进行并购、“抄底”,减少创立世界级品牌和产品的时间。根据经验,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创立,通常需要25至30年时间,而在中国,创立30年的企业并不多。通过兼并的方式,把优秀品牌的研发、设计、销售等能力拿来,对产业发展有利。
国人境外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价格,一件进口商品可能涉及到的税收品种包括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是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的重要原因。
王世成举例说,一块瑞士手表,在国外购买要比在国内购买便宜52%至62%,化妆品、奢侈品也存在同样情况。
2015年,中国财政部两次下调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国内需求较大的奶粉、箱包、服装、太阳镜等商品,专家认为这将对消费回流起到提振作用。
提到交易成本的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表示,消费者在国外购买特产、礼品是正常的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中国有优势的产品,如运动鞋、服装,相同的品牌、相同的产品,甚至是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加上远途运输成本后,在国外购买要比在中国境内便宜,这是不正常的。
“首先是国际品牌有其定价策略,其次是国内进店流通的各种费用不太正常,比国外高得多,这种过高的交易成本是需要进行调整的”,高勇表示。
此外,消费环境也是国人喜爱在境外购物的原因。有消费者表示,虽然某些境外购买的商品是在中国生产,但其标准、检测、监管都是由所在地实施,实际上自己购买的是一套自己认可的监管体制。冯飞表示,将考虑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对标”,对有些商品就要采取国际标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