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对待外来人口,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一条街既有达官贵人
也有拉洋车、卖豆浆的
他们互相需要、互相依存
这样才构成一种生活的系统
本刊评论员/闫肖锋
城市,人类伟大的造物,文明的最新标杆,一直是也应该是多元文化、多元人群的综合体。在中国城市化这场人类史无前例的大迁移中,人,永远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能动因子。
近年来,中国各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正如火如荼展开。与此同时,一些大城市也在对外来人口进行整治疏解活动,此过程中大量不符合城市核心功能定位的人口被驱离。
这再次引起人们的议论,也引发城市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的思考。
应该看到,中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正在不断涌入城市。同时,由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和机会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小城市的人口也在向大城市集中。这是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外来人口进入大城市,如果一下子就能住进条件良好的公寓,那当然好,但问题是这暂时做不到。于是,那些简陋的居住场所,如群租房、地下室、城乡结合部,就成为他们现实的落脚点。这让人无奈,但却是现实。在这样的地方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也的确更大。但怎么办呢?只能一驱了之吗?
至于说这些外来人口是否适合城市功能定位,那要市场说了算。如果市场需要他们,又怎么能简单驱离呢?
城市是一个多样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像老舍笔下老北京,一条街上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拉洋车、卖豆浆的,他们互相需要、互相依存。这样才构成一种生活的系统,构成一个城市的生态。城市社会学认为,外来人口是整个城市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包容力所在,更是一个城市的繁荣度、生命力的体现。城市可以选择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如果认为,可以因此就不要普通服务业,不要小市场、小商店,那只是一厢情愿。如果此举导致城市百姓生活极为不便,生活成本大幅提高,那就更不应该了。
我们要警惕的一味追求城市所谓高端化,强力升级城市,导致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那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城市表面干净光鲜,实则了无生气。
事实上,我们是可以大力发展和提升城市档次,同时又呈现一种包容式发展、照顾到外来人口权益的。至于会不会导致大城市病,关键看管理的理念和水平。也说是说,外来人口是考验城市管理智慧的一道难题。
首先,即便调整城市人口结构不得不清退部分人员,也应劝离而非驱离。应该建立平心静气的沟通机制;应有应急预案,并体现必要的人文关怀;最忌讳那种以极端化方式推动的、运动式的社会治理方式。这不利于和谐社会打造,也罔顾这些人对这座城市做出的贡献。
其次,事先要争取城市中多数人的理解,争取被清退人员的谅解,发挥好舆论尤其是新媒体的传导疏通作用。要选择好时间点和宣传方式,这也是人性化管理所需。
第三,要改变平时不治理、一出事了开始严查的惯性作法,防止不作为后乱作为。动辄就采用行政手段强令退出,这只会暴露出管理者思维的简单粗暴。
当然,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不堪重负,这的确需要想办法解决。从根本上讲,正是由于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才促使人们拥向北、上、广、深这类基础设施佳、发展机会多的大都市。所以,关键是多投入、下力气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包容式发展。这才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根本。
一段广为流转的网文写道:“我觉得过去二十年,我见过的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小地方的年轻人,赤手空拳来到大城市,不受父母支配,不看权势眼色,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最后能在这座城市里有个容身之处。”这是对中国过去30多年城市化进程最好的注解。
城市化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让我们的城市更光鲜、漂亮一点,还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实惠、舒适方便一点?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结构开始明显固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一种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机制?面对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如何从根本上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是压制,还是创造人们安居乐业的条件?答案恐怕还是包容式发展。中国的大城市不可能一枝独秀,从长远看这是不可持续的。
“老乡”,统计学上叫“农民工”,在工作报告中叫“扶贫对象”,进了城,叫“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理应被善待,因为他们也为这座城市贡献出了青春和汗水。须知,新一代农民工不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老一辈,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他们人生的参照系与城里人没什么不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理应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评论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