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新闻

这位中国青年的非洲故事被拍纪录片 还提名奥斯卡

  原标题:这位中国青年在非洲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还提名奥斯卡

  导读

  “如果象牙交易再持续下去,非洲象这一物种可能在15年内灭绝。“假扮成买家的黄泓翔的任务就是以自己为诱饵,让商贩给我们展示象牙,然后逮捕他们。(转载已获微信公众号央广新闻授权 ID: cnr_cnr)

  乌干达街头的水泥马路上一片喧闹,往来的人们只顾着赶集,摩托车穿行其中,缓慢前进。没有人知道,这儿正埋伏着一场抓捕行动。

  假扮成买家的黄泓翔,坐在汽车里,时不时地张望窗外。他眉头紧锁,嘴唇发白,忐忑不安地等待象牙走私犯的现身。

  这样的等待,这个29岁的中国青年,已经在非洲经历了数十次,最危险的一次,还差点暴露了身份。“如果象牙交易再持续下去,非洲象这一物种可能在15年内灭绝。我的任务就是以自己为诱饵,让商贩给我们展示象牙,然后逮捕他们。”黄泓翔告诉记者。

黄泓翔在厄瓜多尔做调研
 
黄泓翔在厄瓜多尔做调研

  卧底

  对方总是多疑,已经来过几个电话,就是迟迟不露面。他们随身携枪,黄泓翔知道,一旦败露,随时都会丧命。

  乌干达街头,目标终于出现了,是两个黑人大汉,高大精壮,带着几大袋象牙。

  黄泓翔平静地下车,确定人赃俱获,转身拔腿就跑。此时,警笛声突然响起,埋伏在附近的警察冲了上来。黑大汉反应过来,准备逃跑。但来不及了,一片慌乱中,他们被扣上手铐。

  黄泓翔这个29岁的中国青年,已经在非洲成功卧底数十次,最危险的一次,还差点暴露了身份。

  当时他和同伴在象牙黑市做调查,与商贩见面时,藏在女士挎包里的针孔摄像头,险些就被对方翻了出来,索性掩藏得深,有惊无险。现在回想起来,他都后怕,“要是被发现,我们肯定是走不出那个村子的。”

  最近四年,他一直在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跑了十几个国家,经常忙到没时间休息。在本次接受央广网采访期间,他总对自己挤不出时间表示歉意,最后我们的采访只能约在南非时间晚上九点。访谈只有半个小时,他的语速总是很快,并不时提示记者加快进度,因为后面他还有很多活动要参加。

  在那里,饥饿的动物前来偷食,农田被毁坏的当地人伸出愤怒的屠刀,黄泓翔组织非洲华人,筹资为村民围起篱笆,阻止了杀戮;山顶的盗猎用的铁丝网,吞噬了数不清数目的野生动物,他爬了上去,一块块地剪掉它;看着那些没有“父母”、嗷嗷待哺的珍稀小动物,他和伙伴们做起了保育工作。

黄泓翔在刚果金调研
 
黄泓翔在刚果金调研

  不断走出去

  黄泓翔看起来很瘦小,颧骨颇高,戴着一副眼镜,有一张黝黑的脸。他开玩笑说,好像从小就没白过。长到19岁,他带着这身“黑皮肤”,从汕头老家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念完新闻学。后来,他又留学美国,开始晒国外的太阳。

  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发展专业期间,这个从小就爱动物、爱冒险的中国小伙,利用寒暑假跑到南美洲,做野生动物保护调查、热带雨林农业研究、海外华人劳工问题等项目。

  毕业后,黄泓翔这张沉淀过哥大日光、秘鲁烈日、巴西艳阳的脸庞,又打算吸收一轮非洲的紫外线。“想不断走出去,到遥远的地方,看广阔的世界。”

  如今,以他为主角之一的纪录片《象牙之战》,被提名为2017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放弃高薪工作”、“付出许多去当卧底”、“牺牲自我”,媒体给他贴上各色各样标签,有人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但黄泓翔觉得,这些都是溢美之词。

  “我仅仅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而已。不需要把我们所做的事情拔高,因为这里面没有什么‘伟大’,只有个人的选择。”

非洲草原上的大象
 
非洲草原上的大象

  视野受到冲击

  本科毕业那会儿,他还不太清楚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新闻学出身的黄泓翔,实习期间做过记者、当过公关、干过咨询,却没有一个是自己喜欢的,“选择留学其实也是自己的一种逃避”。“如果你去哥大,你会遇见很多有趣的人。”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他拉着行李箱,飞到大西洋彼岸,打算去见那些有趣的人。

  课堂上,他发现来自西方的同学都会讲“我在肯尼亚的时候”、“我在巴西的时候”、“我在海地的时候”。。。。。。“大家都对整个世界的走向,尤其是目前备受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家非常了解。”黄泓翔说,讨论时他根本无法插嘴。

  他对那个足迹遍布世界的法律老师羡慕不已。70多岁的老师,帮东欧国家写过宪法,给非洲某国打过官司。他今天在阿富汗,明天在坦桑尼亚,全年都在到处飞,家里摆满了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古怪玩意。“我希望到了他这个年龄,也能这样子。”

  “视野受到冲击”的他,看着周围的同学把他曾以为痴人说梦的生活,过得那么真实和充实,就不再迷茫了。“当我跟我的外国朋友和导师说,我想去非洲和南美时,他们都说‘太棒了’。”

非洲草原上的大象
 
非洲草原上的大象

  能扮演的角色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调研期间,他遇到过中国企业和当地居民因缺乏了解和沟通,而造成互相误解的事情。在南非,有当地人一看到他这副中国面孔,就误以为是“移动的钱包”,想把手头非法盗猎的象牙和犀牛角卖给他。

  黄泓翔逐渐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双方的认知出现偏差,带来了偏见和误解。这让他看到了中国青年能扮演的角色——沟通的桥梁。“于是我决定毕业后去非洲,去‘中国走出去’这个话题最深的蓝海。”黄泓翔说。

  他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协助警方揪出走私团伙。当自己要被拍入纪录片时,他主动要求不打马赛克。“如果在这场象牙之战中,能有中国人挺身而出,情况会有所不同。”“大家会知道,中国人是站在正义一边的。”

中国青年在肯尼亚做野生动物保护
 
中国青年在肯尼亚做野生动物保护

  如今,他成立了“中南屋”机构,每年会带着近百位中国青年到海外,去做印尼红毛猩猩保护项目、非洲女性割礼救援计划、坦桑尼亚海龟保护项目等议题。

  “去非洲,不是去做志愿者,而是去做调研、学习和研究的。在调查钻研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对非洲、对世界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思辨,可能不失为中国青年走进非洲、与国际更加接轨的一种新方式。”黄泓翔说。

 

首页 > 综合新闻 > 国内新闻
  • 上一篇:三名驴友给亿年山体遗迹打岩钉 将面临刑事惩处

    下一篇:携程亲子园虐童:这代成年人正在“毁掉”下一代?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