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传统的珠峰登山季将于4月拉开帷幕,来自国际上的众多登山爱好者正集结于珠峰大本营,整装待发。由于登珠峰者越来越多,珠峰上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有人说,珠峰已经成为全球最高的垃圾场。
在珠峰上,次仁旦达和他的伙伴们,常年沿着布满冰雪的珠峰上上下下,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山上清理珠峰攀登者留下的垃圾。
他们每一次清理垃圾的行动,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雪崩、滑坠、暴雪、缺氧都有可能让他们丧命。珠峰“环卫工”,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首登珠峰就有垃圾
次仁旦达的家乡在珠峰脚下定日县的一个偏远小村。因为常年在强紫外线照射的珠峰地区活动,这位30岁的小伙子皮肤黝黑,他的手上也布满被冰雪冻裂的口子。
作为一名从西藏登山学校出来的登山健将,不到30岁时,他已经登完了七大洲最高峰、徒步抵达南北极点,4次登顶珠峰的壮举。
“珠峰是我们的圣山,从小自己就对那些登上珠峰的勇士非常崇拜。”2002年,初中尚未读完的次仁旦达作为第二批学员,进入西藏登山学校学习。训练内容非常广泛,攀岩、攀冰、滑雪、高山救援、5000米耐力训练。
毕业后,次仁旦达开始帮助登珠峰者攀登珠峰,先从高山协作和摄像师做起。2006年,次仁旦达终于完成了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他还记得,站在珠峰顶上,四周的雪山冰峰层峦叠嶂,白云飘浮在脚下,感觉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巅,他忍不住激动得落泪。
次仁旦达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活动,那是一个让他终生难忘的日子。21岁的次仁旦达在登顶后落泪了,这是他登山生涯中唯一一次泪洒顶峰。
“把奥运火炬带上世界之巅,那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刻!”次仁旦达说。
从他第一次登顶珠峰时就发现,沿途垃圾不少,一些没开封的罐头、巧克力、氧气瓶、帐篷杆、睡袋,五颜六色的垃圾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惹眼,这让他心里不是滋味。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珠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
登山者遗体最难处理
珠峰一年只有三个月份适合攀登:4月、5月以及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在登山季开始前,像次仁旦达这样的登山向导,就要先登到峰顶,进行修路,这也是清理垃圾的过程,这时,他们会在登山道上建新的路绳,把旧的路绳拆下来,顺便把山上的垃圾也清理一遍。
从攀登珠峰的那一年起,他就当起了珠峰“环保卫士”。在他看来,珠峰的垃圾基本上都是人为造成的,你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垃圾,包括废弃氧气瓶、绳索、帐篷、玻璃罐、易拉罐、饮料瓶、塑料布、纸巾,最常见的是损坏的物品,比如被暴风雪吹坏的帐篷、氧气瓶。次仁旦达曾留意过这些废弃物的生产日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甚至牦牛的粪便也会成为垃圾。
珠峰上另外一个“垃圾源”就是登山者的遗体。在次仁旦达的印象中,在珠峰上看到遗体一点也不奇怪。有时,老远地看到一个人躺在冰缝边上,甚至衣服还在太阳照射下发着光,但当你走近时,无论如何喊都没有回应,原来,这个人已经被冻僵。在登珠峰过程中,领队也会提前告诉登山者,如果在登顶过程中遇到登山者遗体时不要紧张。
将遗体运送下山危险且花费很大。除非有遇难者家属或政府出资,大多数遇难者的遗体都会留在他们的失事地点,有时,遇难者遗体会被后来的登山者推进冰缝里。而后来者经过登山者遗体时,一般会行注目礼,有时会在他们的遗体边上放一块小石头。
牦牛是次仁旦达的老伙计,在珠峰地区做“环卫工”可少不了它。珠峰大本营海拔5380米,运送物资到6500米的营地,主要靠牦牛。牦牛跟人一样,也会有高原反应。如果发现牦牛在高山上只吃雪,不喝水,嘴里面吐出白沫,就说明牦牛开始有高原反应了。牦牛能去到的最高海拔是6500米,更高就要靠人力来运输。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海拔7000米以上的地方,登山者每吸一瓶氧气都要1万元。
珠峰捡垃圾如刀尖跳舞
在珠峰上捡垃圾,不是想捡就能捡的。“每年都有一些珠峰志愿者,说想到珠峰大本营和6500米的前进营地之间做环保,但很多人到了拉萨就有高原反应,到了海拔5000米处就出现肺水肿。所以,当‘圣峰’守护者也不容易。”说起这些经历,次仁旦达忍不住笑了。
在他看来,至少要有攀登7000米以上高峰的经验,才能具备在珠峰上当“环卫工”的条件。而且登珠峰和平时爬山不同,需要上下不断拉练,大量体力消耗,才能适应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的恶劣环境。这个适应过程最快需要一年,通常需要2~3年。
对于珠峰“环保卫士”们来说,收集哪一段的垃圾通常要根据不同登山向导的登山经验和水平来定。
珠峰大本营设有两个大垃圾箱。由于珠峰地区不具备处理垃圾的能力,这里产生的垃圾需要送到100公里外的西藏定日县处理。
这100公里基本上都是弯曲委蛇的盘山土路,两车迎面开来会车时,必须要有一辆车开到山包上避让才能通过,路边没有保护栏杆。很多情况下,都是由登山公司用牦牛队伍将垃圾从大本营运到县城处理。
从珠峰大本营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直线距离15公里,行进距离约30公里。这一段比较平缓,路上碎石很多,但还用不到高山靴、冰爪和冰镐等“重量级”装备。对于登山者来说,在这个海拔的体力消耗和危险程度还不算大,还能预留一部分体力来处理沿途的垃圾。在取得登山向导资格的前3年,次仁旦达基本上都是在这一阶段收集珠峰上的垃圾。
在一支由10人组成的登山队伍里,不可能专门抽出一个人来负责清理上山垃圾。因为攀登珠峰不像平时爬山一样,累了可以停歇。保险起见,领队会要求队员不断往返不同高度的营地进行训练,所以,在登山过程中,每一名登山者都没有精力来考虑捡垃圾,尽量少产生垃圾就已经很不错。
攀登者走了,垃圾却留下了。对于那些将珠峰视为圣山的登山向导们来说,珠峰就是他们的生命线,绝不能被垃圾污染,哪怕清理垃圾的过程像在刀尖上跳舞。
通常,一支登山队在一个营地休息过后,原地都是垃圾,“需要将他们留下的垃圾装进尼龙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背着垃圾小心翼翼地往山下挪动。下山的过程有时比上山还难,很容易出现滑坠”,次仁旦达不止一次在睡梦中梦到自己跌入冰缝,醒来之后一身冷汗。
易拉罐都能让人丧命
当抵达海拔7000米以上时,即便是专业登山者体力也开始逐渐不支,腿上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这里也被称为是“死亡地带”, 而在海拔7000米以上捡垃圾,可以说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一般来说,从海拔7790米(三号营地)开始,登山者就要开始考虑使用氧气。一个氧气瓶重量约为2公斤,在平地上背在登山包里的氧气瓶没感觉,但在海拔7000多米的高山上就会成为沉重负担。有时,登山向导看到登山者体力实在不支,也会劝他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物资,比如空置的氧气瓶、啤酒罐、数码相机电池。
在登山界有一个说法,在海拔8000米的高山上,人的道德水准会降低,比如,对于他人的求助,你会选择拒绝或无视。甚至,当你发现你前面有一个人冻僵时,你可能不会考虑去救他,而是从他的身上迈过去。
但对于将捡垃圾作为任务的登山向导们,只好身上背着两个厚实的尼龙袋,手中拿着一个垃圾钳,背着沉重的氧气瓶、热水壶和冻得像冰块一样的食物,从三号营地向北坳营地缓缓移动。“登山者在珠峰上每丢下一个易拉罐,捡垃圾者很有可能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才能把它们清理干净,就是这么残酷。”
有时,他也会在心底抱怨,为何登山者的环保意识不能高一些,而要将这些垃圾随意丢弃在这洁白的圣山中。但渐渐地,次仁旦达在清理垃圾时不再抱怨。有时,在湿滑的冰壁上战战兢兢走了一天,险些跌入冰缝,最终才将两个氧气瓶和一袋饼干的塑料包装盒带走。
相比协助登山者登顶珠峰,当“环保卫士”成就感虽然没有前者那么强,但却是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尽管这项工作极度危险。次仁旦达经常这样告诫自己:珠峰是圣山,如果被垃圾污染了,自己的饭碗也会丢。而清理珠峰垃圾,首先必须靠像他这样的专业登山向导。
2011年,尼泊尔一位登山向导就用珠峰上的垃圾制作成艺术品,拍卖出了不菲的价格。包括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在内的登山向导,也都在考虑,将从珠峰上捡下来的垃圾制作成工艺品出售。
文/广报记者肖欢欢 图/受访者提供
评论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