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西4岁背包客平均每天走15公里,父母不打算让其读幼儿园)
女童与爸爸
年仅4岁的江西上饶信州区女孩雯雯(化名)从1岁零3个多月开始,便跟着父母徒步旅行,去的多是山区和边境地区。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里,最多时一天要走30公里。雯雯的父母说,不打算让孩子上幼儿园,在上小学以前会继续走下去。此事被众多网友热议,雯雯也被称作“中国最小背包客”。
日行15公里以上 父母称只为锻炼其能力
一年有七八个月在外徒步旅行,每天至少走15公里,天黑了就地露营或在村民家借宿……虽然才4岁,但雯雯已经跟着爸爸妈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岁多起,她就翻雪山、去海边、探丛林,到过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广东等地。雯雯的爸爸潘土丰说,雯雯跟着他风餐露宿,吃的是野菜、睡的是帐篷。平均每天步行15公里以上,多的时候一天要走30公里。
潘土丰和妻子袁端都是“背包客”,婚前两人就爱好徒步旅行。至今,在他们家里找不到电视和平板电脑。他们更喜欢带着孩子前往贫困山区,与村民一起吃住。“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她从小独立自强,以后遇到挫折时自身就能调节好。”潘土丰坦言,他单独带女儿时很严厉。比如,每年开始徒步旅行的头一个星期,把脚底水泡磨成老茧是必经的过程。“孩子就算哭闹很疼也得接着走。”他坚持认为,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肯定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我肯定心疼啊,但体力锻炼是为了培养她的抗压能力。”
雯雯1岁多时在外旅行只能走走停停,有时候需要爸爸妈妈抱一会儿。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她已经能跟上父母的步伐独自走完。雯雯的奶奶说,刚开始她对于这种教育方式很反对,担心孩子不读幼儿园对以后会有影响,“现在看小孩出去以后回来身体更好也更懂事了,也就支持了。”
“我们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也在努力地摸索和改进。”潘土丰夫妇认为,孩子应变能力和体质比人们想象中强很多,他们相信这种经历对孩子将来各方面都有好处。
质疑与争议 另辟蹊径还是揠苗助长?
一些媒体报道了雯雯“背包客”的故事后,众多网民纷纷关注。虽然有些网民对此“点赞”,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很新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更多网民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让孩子增长阅历、锻炼身体无可厚非,但让年幼的孩子常年挑战成人的运动量没有意义,而且容易适得其反。
一些医学运动专家指出,这一行为或对孩子身体造成损伤。江西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李洪波分析认为,人的运动量应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虽然孩子体质因人而异,但父母应重视孩子锻炼的方法,一定范围内的运动量是锻炼,如超负荷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对免疫力也可能带来影响。甚至可能损伤孩子的骨骼,引起肢体的生长障碍,导致肢体短缩或关节畸形。
多位父母不能理解雯雯父母的行为,觉得这种做法太过极端。“这种行为很自私。父母不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作出让步,而是让幼小的孩子迁就自己。”一位孩子刚上初中的父亲说。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认为,这种方式不具有推广和普及的意义。“孩子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意味着要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与社会环境和情境相适应的人,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特立独行和我行我素的人。”舒曼分析说,孩子的教育是多维度的,包括知识的习得、生活的磨炼、品格的形成等多方面。磨砺教育未必要通过体力的方式去获取,体力只不过是比较显性的一种方式。还有隐性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
评论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