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非侨网的微信新闻中,看到了一篇名为《签证难、汇率差、治安乱——南非乱象“逼死”大量华商》的文章,读了以后,在引发相当共鸣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的一些疑问。在这里,也希望能就个人的观点,与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诸位华人朋友探讨一下。
首先,这篇文章所列举的情况,基本上是有根有据的。目前华人的大量离开,是不争的事实。就像街头巷尾的传言:每天,都有人打包离开这里,一去不回。有传言称,已经有17万华人离开,占据了华人总量的1/3;还有人说,每天从南非飞回中国的航班,上面的中国乘客,有至少1/5不会再回来。这些传言是否属实,或许难以考证;但是真实的情况,却可能比这篇文章的作者所描述的更加残酷。
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但针对这些事实的解读和解决方案,却有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1,签证难
自从内政部的新部长、精力旺盛到大搞婚外情的吉加巴上台之后,南非的签证管理突然收紧,这是让很多华人非常吃不消的。记得在2014年大选结束后,就有华文媒体预言,吉加巴上台,南非内政部即将迎来多事之秋。这一预言,果然应验。
但是,在后面你将看到,签证绝不是在南非的华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而且,签证问题事实上是华人非常难以启齿的。因为南非内政部围绕着签证的制度改革,包括不准在异地转换签证类型(特别是工作签证)、严格签证审核、VFS公司中转等等的制度改革,事实上并没有阻塞任何合法、真实的签证通道;受到最严重影响的,是原本就“灰色”的签证地带。
用通俗的话来说,之前很多签证的办理,事实上都带有非法的、或者至少是擦边球的性质。而现在,这些灰色通道已经被明令堵死。这种事情,我们只能哑巴吃黄连。我们不能责怪南非政府的苛求,因为事实上,理亏的一直是我们。
2,汇率差
这一点,正中要害。对华人在南非的生存,特别是依赖进口-倾销单一模式的华人的经营,带来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汇率下跌对华人的伤害,要超过“签证+治安”的总和。正如一句古话:“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买卖没人做”。
说句开玩笑的话:如果现在兰特对美元恢复到6:1,我相信那17万华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杀回来的。不管治安有多差,签证有多难。
兰特的汇率,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回升的指望。问题是,离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去新兴市场国家?很多新兴国家的货币,其跌幅并不亚于兰特。
去发达国家?回国?在一个兰特处于历史上最疲软汇率的状态下将钱转回去?放弃十几年的基础到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甚至完全有可能更艰难的环境下重新开始?有些事情,说说气话可以;真正实施起来,99%的不靠谱。
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国际形势,只能让我联想起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紧张状态。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重组的过程中,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两大阵营的对冲已经不可避免(酷似一战前德国与英国的竞争),甚至可以说双方已经赤膊上阵;局势的大动荡只能让人想起“天下滔滔”一词。目前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暂时占据了上风,而南非已经选择了站在中国一面,在金砖国家已经遭到两个垃圾股打击之后,南非能维持今天的状况,已经是难能可贵。
在这种情况下,诸位切不要被南非过度西化的媒体给耍了。什么祖马总统撤换财政部长是南非兰特下跌的元凶之流的报道,根本是一派胡言。狼要吃羊,会有无数个借口。巴西没有换财长,货币跌的比兰特更狠;祖马换回了戈登,南非兰特一度上升回到了16以上,但是随后又逐渐跌到今天的水平。那种下跌,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货币战的必然结果。除非你乘坐飞船移民到太空,否则,你很难离开全球性货币战的漩涡。
3,治安乱
事实上,这是作者列举的三大理由中,最没有道理的一个。
理论上,对南非华商的打击,汇率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签证是较为重要的辅助因素;治安只不过是一种说辞。因为南非的治安一直就没有好过;打砸抢烧杀也一直是挥之不去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在前几年,仍然没有挡住大量的华人涌进南非。这当中,甚至包括了各种半合法甚至完全非法的渠道。治安不好,只要有钱赚,仍然有人来;治安再好,只剩下亏本生意,不会有太多人感兴趣。华商的大规模离开,在事实上,和治安问题基本没有关系。
4,是谁“逼死”了华商?
回头看看,对于华商,特别是合法经营的华商,南非政府没有任何“逼死”的动作。
包括最要命的汇率问题,实际上也起到了保护南非本地工业的意外作用。汇率的下跌,事实上阻止了倾销模式对南非经济、特别是工业化的破坏。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仅仅是因为汇率下跌就做不下去,那么商家的本地化程度肯定不足;如果完全是进口-销售的模式,对南非经济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会非常有限;所谓的创造就业,更是空口白话。完全进口销售的店铺创造一个就业,就会在本地的生产厂导致两个甚至更多工人下岗;更何况这店铺里雇佣的还不一定是有合法身份的南非人。
如果真的有人“逼死”了我们的话,不是南非政府,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那几十年如一日、缺乏变革的经营乃至生活模式。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漂洋过海,从摆地摊开始;20多年后,更多的中国人漂洋过海,继续从摆摊开始。感谢诸位商场的大老板,我们不需要摆地摊了。除此之外,我们的经营模式,与20多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
不久前,一位网友慨叹:在国内,购物有淘宝,吃饭有米团,出行有携程……一切是那么的先进;而在南非,还是老样子。
话音未落,另一位网友冷冷地说:你说的这些网络消费模式,其实南非都有,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是的,其实南非一直在进步,他们的商业乃至于经济模式,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但我们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们一直嘲笑黑人的智商不怎么样;但是,在适应这20年的变化中,就连黑人都比我们做得好。他们只是懒惰;而我们则完全是在刻舟求剑、甚至盲人瞎马。
很多年前,就有侨领大声疾呼我们要融入主流;就有学者指出应当改变过于单一化的经营模式,让业务多元化;就有华文媒体指出目前南非的华人商城已经开始过饱和…….
所有的这些善意的、现在看起来颇有先见之明的言论,当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矫情。而今天,当人们想起来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追悔莫及的感觉?
5,华商真的被“逼死”了吗?
我对于这篇文章最不能赞同的一点,就是“津巴布韦式的崩溃”的说法。
今天的南非,无论是在哪方面,相比上世纪90年代与新世纪之交的津巴布韦,都不具备可比性。
津巴布韦是被穆加贝的错误决策玩坏的;而南非目前的困境,更多地是国际大环境的外因导致的。津巴布韦是全国土地荒废引发的饥荒;南非是旱灾引发的减产。津巴布韦是完全失控的通货膨胀,南非通胀指数还不到6%。当时加速下滑的津巴布韦,其经济崩溃的速度绝对可以排名世界前三;现在全球萧条的打击下,南非的悲催程度甚至还不如一些欧洲国家。这二者之间,除了肤色都是黑的,相同点真不太多。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华商都那么被动,那些本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抵御汇率冲击方面表现的很好;那些有出口业务的华商,甚至可以从中获益。
更关键的是,中国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进入南非经济,展开新的开拓。
如果你不相信,就去看看在南非开设生产厂的海信和北汽,看看将数以万计的手机和电子产品运来南非的中兴和华为,看看在非洲的融资市场上努力开拓的中资银行……
他们挣兰特,花兰特;雇佣本地人;合法纳税,合法清关;他们真真正正的创造了就业,推动了南非经济的发展甚至制造业出口。在今天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他们和许多坚守阵地的华商一样,没有被困难吓倒,“我们一直在努力”。
就算不提这些中资大型企业,在南非传统的华商圈子,也有很多开辟了相当漂亮的本地生产和出口型业务。本地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让他们在抵御艰难经济环境的时候,更有办法也更有回旋余地。
而这种开拓,就算是在南非目前阴暗的经济背景下,仍然辐射着阳光和青春的活力。换个环境,换种活法;顺应潮流,适者生存并发展。
不要抱怨谁“逼死”了我们。真真正正的睁开眼睛,竖起耳朵,开动脑筋,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和认真的态度,了解和参与这个变动中的社会和国家。变动会带来大量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本文为读者投书,不代表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