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刘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午60分》报道,今年是金砖国家合作15周年。9月9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就推动金砖合作提出中国倡议、宣布务实举措,为金砖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强大信心。习近平指出,金砖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事实证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金砖合作就能走稳走实走远。

南非作为金砖国家唯一的非洲成员,为金砖合作机制建设、深化务实合作、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别节目《大国外交》9月12日推出《相信金砖这块“金字招牌”会更加闪亮——专访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

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图片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提供)

总台央广记者:陈大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日前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作为金砖国家成员之一,南非出席会晤的相关情况,南非方面是如何评价习主席在会晤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陈晓东:今年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5周年。15年来,金砖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国际影响日益增强,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样板。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赞赏金砖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强调金砖成员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团结抗疫,推动开放创新增长,推动实现共同发展,并且还提出了加强公共卫生合作、疫苗国际合作、经济合作、政治安全合作和人文交流合作等五点倡议。

陈晓东大使通过电话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大国外交》节目专访(图片由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提供)

陈晓东: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受到与会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拉马福萨总统在讲话中也强调要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凝聚团结共识,深化伙伴关系,这反映出中南在推动金砖合作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习近平主席讲话在南非也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南方高度赞赏中国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所作的贡献,同时对中国明年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充满信心,也充满了期待。南非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苏克拉尔大使在会后跟我交流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体现了全球的视野、世界的胸怀和中国担当,习近平主席的五点合作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国的需要,也反映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为金砖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2021年7月16日,中国驻南非使馆同南非社会发展部、国家发展署举行捐赠抗疫物资交接仪式。陈晓东大使,南非社会发展部长、非国大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祖卢和南非国家发展署首席执行官姆佐比出席(图片来源: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官网)

总台央广记者:陈大使,南非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金砖国家合作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呢?

陈晓东:作为金砖国家中唯一的非洲成员,南非为金砖合作机制建设、深化务实合作、推进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等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非积极推进抗疫合作,争取金砖和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的抗疫支持和经济复苏。在这方面,南非很好地发挥了金砖与非洲合作的桥梁作用。另外一方面,金砖的合作也显著提升了南非的国际和地区影响,并给南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陈晓东: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发酵,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南北发展差距扩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金砖合作给予了更多期待。明年后年,中国和南非将陆续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相信在中南双方共同努力下,在其他金砖成员的有力配合下,金砖这块“金字招牌”一定会更加闪亮,共同为促进全球团结扛起金砖责任,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金砖智慧,为推动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贡献金砖力量。

2021年8月30日,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在线主持召开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媒体吹风会,来自30多家南非主流媒体、华文媒体和国际媒体记者出席(图片来源: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官网)

总台央广记者:陈大使,我们看到近日您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主持召开了线上媒体吹风会。对于病毒全球溯源问题您怎么看?南非各界对此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呢?

陈晓东:我认为病毒全球溯源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但是美国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私利和企图,公然将溯源问题政治化,还挑拨一些西方国家向世卫组织施压,试图以此增加对华要价的筹码。在吹风会上,我驳斥了美国大搞政治操弄、沉迷有罪推定、极力甩锅推责、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丑陋行径。30多家当地的国际媒体积极报道,不少南非的电视台也进行了实况直播,他们普遍批评美国将溯源问题政治化、污名化、意识形态化,可以说在南非掀起了强大的正义声势。这段时间,南非各界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坚持客观公正立场,主持正义公道,这是对中方的宝贵支持。他们一致呼吁,要事实真相不要虚伪谎言,要尊重科学不要情报溯源,要同舟共济不要推诿塞责,要携手抗疫不要自私自利,这些声音已成为南非各界的重要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