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喜的是,南非人不再纯粹以肤色投票,南非种族融合成果进一步显现。
南非大选
李克强总理近日访问非洲,让人们的目光投注在这片广袤而富有潜力的土地上。5月10日,南非公布了大选投票结果,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获得62.15%的选票,赢得国民议会400个席位中的249席。现任总统祖马连任基本成为定局。
从大选投票结果看,总体上有“一喜两忧”。喜的是,南非人不再纯粹以肤色投票,南非种族融合成果进一步显现。1994年以来的5次大选,非国大得票率分别为62.6%、66.4%、69.68%、65.9%和62.15%,得票率在2004年以前逐步上升,此后则逐步下降。与非国大不同,2006年以来反对党民主联盟得票率稳步上升,2006年地方政府选举得票率为14.8%,2009年大选为16.66%,2011年地方政府选举为21.97%,今年大选22.23%。
南非总人口5100多万,白人占8.9%,民主联盟今年首次获得400多万张选票,这说明其选票来源不仅局限于白人,更多黑人开始选择该党。民主联盟不仅将在西开普省得票率提升到近60%,还在黑人占绝对多数的全国9个省中的6个成为第一大反对党。人们不再仅以肤色投票,这是新南非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一直推动种族和解,今年的投票结果再次印证了种族和解的成就,这是值得整个南非高兴的事情。只有经济和社会中的“黑”“白”界限进一步消除,南非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值得担忧的有两点。首先是南非经济发展低于选民预期,执政党实现增长目标压力较大。从非国大历年大选得票率来看,2004年是其得票率最高的一年,而那时也是南非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持续低迷,增速一直徘徊在3%左右,这为实现国家2030年发展规划蒙上了阴影。最近几年,南非失业率一直高达24%左右,高失业率、高贫困率和贫富差距较大一直困扰整个国家。受此影响,南非罢工不断,矿业、制造业、农业等主要经济部门深受影响,社会进入较为剧烈的动荡期。随着年轻选民的增加,人们投票更务实了。对非国大而言,62%得票率虽不算低,但已经是危险线。未来,无论是非国大还是其他政党,如何实施包容性发展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尽早结束目前的经济和社会不稳定状态,考验着政治家们的智慧。
其次,极左翼力量社会基础不容忽视,经济社会走向值得警惕。经济自由战士党成立于2013年7月,由被非国大开除的前该党青年联盟主席马勒马牵头组建,属于极左翼政党。该党主张按照种族隔离时代“自由宪章”的要求,将矿产、银行、土地等收归国有,其得票率对经济社会政策有较强的风向标作用。该党首次参加大选即获得6.35%的选票,并成为两个省的最大反对党,这说明其主张在南非民众特别是黑人青年中有较大号召力。这可能进一步给非国大施压,迫使非国大在矿产等领域采取较为激进的政策。激进的经济社会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赢得选民,但从长期来看则会吓跑投资者,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种族融合,最终可能使南非陷入深渊。
后曼德拉时代的南非第一次大选结果,彰显种族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现阶段的矛盾。种族融合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但激进的经济社会政策不利于种族融合。从长期看,如果种族融合的效果显现得更快,则经济社会问题将不治而愈;如果民众不满胁迫政党采取激进政策,种族融合将会倒退,从而危害社会稳定。“彩虹之国”的未来,关键在于融合发展。
(裴广江,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下一篇:全球酗酒伤害 南非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