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南非已是深秋,草木泛黄,天高云淡。记者来到南非豪登省一片静谧的山谷之中,探访闻名遐迩的“人类的摇篮”。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推测,人类先祖最早出现于此,后迁徙至世界各地。
“人类摇篮”展示中心玛罗彭的入口处为古墓形状。
“人类摇篮”是系列考古遗址的总称,其中最著名和最重要的是斯泰克方丹岩洞,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人类的摇篮”,两名南非儿童在参观人类先祖曾生活过的山洞。
泰克方丹岩洞是一个白云岩中的喀斯特溶洞,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岩洞地上部分为原洞穴顶部塌落后被侵蚀而成,地下部分有暗河和支洞。
“人类摇篮”展现了早期人类的活动遗迹,被评为保护得最好的世界遗址。该地区一直保持着其天然形态,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开发。
图为斯泰克方丹岩洞出土的部门古人类头骨化石。
“人类摇篮”发现的人类先祖化石约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为探索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这里出土了几件举世闻名的人类先祖化石:一是1997年出土、距今约330万年的南方古猿“小脚”化石。它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先祖骨架。二是1947年出土的“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距今260万年至280万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种头骨化石。三是1924年出土的“汤恩幼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四是2015年宣布发现的原始人骨骼化石,南非人类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该物种此前不为人知。纳莱迪人身高1.5米左右,能够直立行走,他的手掌、腕关节和脚与现代人相似,但前者的大脑仅相当于一个橙子大小,其上半身结构也较为原始,生活在距今250万至280万年前。这个新人种可能会改变学界对人类先祖的认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图为“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
以上这些发现被称为20和21世纪古人类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曾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在这些发现中,“小脚”化石、“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和“纳莱迪人”骨骼化石都是在斯泰克方丹岩洞发现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泰克方丹岩洞的考古挖掘工作今天仍在有序地进行当中,但为便于保护,一些已发现的化石迄今尚未充分发掘,其中包括“小脚”化石,它们中的大部分仍原样保留在岩洞之中。
图为“人类摇篮”史料中心和展示中心玛罗彭内的地下冰河,此河为人工所建,是为了让现代人体会人类先祖的生活环境。
作为世界上南方古猿化石最丰富、年代最古老的遗址,斯泰克方丹岩洞迄今已发掘出600余件人科化石、900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动物化石。
图为“人类摇篮”展示中心玛罗彭的出口处为现代化风格建筑。
在斯泰克方丹岩洞不远处是玛罗彭展览馆,它是“人类摇篮”遗址的史料中心和展示中心。“玛罗彭”为当地塞茨瓦纳语,意为“返回起源地”。这里陈列有各类化石的原件或复制品。
玛罗彭展览馆入口处呈古墓形状,出口处则是现代化风格建筑,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图为“人类摇篮”史料中心和展示中心玛罗彭之外的建筑,象征着人类祖先从这里向世界迁徙。
玛罗彭展览馆的入口通道上醒目地写着:我们拥有同样的基因,不管你是什么肤色。
图为复原的斯泰克方丹岩洞古人类。
人类从哪里来?对这个问题,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答案。关于人类的起源,有神创论,外星生物创造论和进化论三种学说。
图为“人类摇篮”展示中心玛罗彭展示的人类进化图。
在“人类的摇篮”发现的一系列人类化石,对人类起源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
“人类的摇篮”还确定了人类起源的一个前提,即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图/文:新华社记者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