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在南主流媒体《比陀新闻报》《开普时报》《水星报》及独立传媒网站发表题为《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彰显中国大国作用和担当》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3月20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凛然风骨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宏阔胸怀。习近平主席此访是全球地缘政治中影响深远的大事,展现了中国作为“和平建设者”的国际形象,彰显了中国的大国作用和担当。
一是积极劝和促谈,给世界人民带来和平希望。此访正值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外溢效应持续显现,大多数国家忧心忡忡,呼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停火止战的和平、理性声音不断积聚,期待中国为此发挥更大作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中方近期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吸纳各方合理关切,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认同。乌克兰方面也积极评价中方推动停火止战的努力,表示重视中乌友好关系,希同中方保持沟通。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习主席指出,历史上看,冲突最后都需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努力。只要各方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平等、理性、务实对话协商,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理途径。俄方高度评价中方秉持客观、公正和平衡立场,表示俄方认真研究了中方立场文件,对和谈持开放态度,欢迎中方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两国元首会谈后签署联合声明再次强调,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危机的当事方,而是政治解决危机的倡导者、劝和促谈的推动者。个别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私利,处心积虑阻挠和谈努力,甚至炮制各种谣言谬论,攻击抹黑中国。但公道自在人心。谁在递刀拱火,谁在劝和促谈,世人有目共睹。中方的主张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在和平与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中国没有政治私利,不搞地缘操弄,真心诚意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符合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二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给国际形势注入稳定因素。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同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横行,冷战思维和集团政治沉渣泛起,两股潮流、两种道路的较量更加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如何发展关乎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关乎未来世界格局演变。
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分别发表署名文章,不约而同将中俄战略协作称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中流砥柱”。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国际重大问题进行长时间深度战略沟通,一致认为各国应该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和睦相处,合作共赢,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双方将以宽广视野、长远眼光看待和把握中俄关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历史发展指明正确方向。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此后又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10年来,这一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响应和支持。国际形势演变一再证明,各国唯有命运与共、团结协作,才有可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个别国家渲染的所谓“民主对抗威权”,而是发展与遏制发展、公理与强权之间的斗争。
中俄坚定不移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代表着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的世界意义。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俄关系是光明坦荡的君子之交,与那些封闭排他、自私狭隘的集团政治形成鲜明对比。新形势下,中俄双方致力于推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将造福两国人民,也将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