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使领馆

中南两国因自然而互联 ——南非大学生眼中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主题征文大赛中国大使奖获奖作品一

开普敦大学

唐迪·姆塞特文

 

南非公众大多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据我所知,只有很少的南非人有机会与中国文化进行有意义的接触。然而,随着南非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我坚信两国的民间互动更为重要。对中南关系的理解不应仅仅与政府治理挂钩,也应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关连。因为政治层面上的行动会逐渐渗透到普通公民的生活中。对于与环境相关的问题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政府实施的政策对其人民有深远影响。南非和中国关于人和自然的哲学非常相似;因为二者都认识到了自然在维持人类文明兴旺时所发挥的作用。我自己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南非和中国都非常重视共同体这一概念。本文通过研究中国政府有关建设更加生态友好的社会所颁布的政策,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探讨中国与非洲共同合作来实施的环境政策。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促使中国与国际社会建立了牢固的关系。由此,中国和南非之间的关系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并构想出一个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目标是自豪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一个繁荣的社会,为社会整体的最佳利益服务(习近平,2020: 1)。在政治目标中,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 2020: 351)。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与信仰。在我学习中文时,我了解到成语——即四字词语——的运用非常普遍。我发现,成语使中文能够非常精妙地表达概念。政府改善民生的战略与传统意识形态的结合,使“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发展计划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天人合一”被翻译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是源于中国传统历史的中心思想之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交织在一起,自然也与人交织在一起。因此,人类的生活方式应当要顺应生态环境(Hung, 2019: 2)。Hung(2019: 1)认为,虽然中国传统思想提倡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但是近代以来,工业化给环境带来诸多负担。中国共产党也承认,中国和全球社会一样,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习近平, 2020 :418)。因此,中国制定了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规划。作为新的“五位一体”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民对绿色发展的期望,中国共产党推出了创新性的环境规划(习近平, 2020: 417)。

 

关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南非的宇宙观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相似之处。在南非和整个非洲有这样一种传统信念,即人类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在平衡中共存(Ngubane, 1977: 24)。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对自然产生影响,自然也对人类产生影响。人要自觉地把自然视为一种强大力量加以尊重,这是极其重要的。显然,中国和南非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似哲学,为两国合作推进富有成效的生态友好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需要从政治层面起步。通过社会文化的连接,这些联系可以变得同样牢固。

 

绿色发展成就生态中国

 

自其就任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环境危机问题。2013年,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要与其它亚洲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绿色和低碳发展十分必要(习近平,2018: 386)。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中,由于巴黎协议已成为万众期待的目标,习主席在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承诺,中国在“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习近平,2017: 580)。并且,在此次演讲中,他还承诺,中国将帮助其它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很显然,在2016年4月签订巴黎协定后,中国、南非和整个国际社会一道,都将生态环境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在本部分中,我将介绍中国在签署巴黎协定后所重视的一些原则。

 

2018年5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六项关键原则,以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0: 417)。他的首要论点和第一个原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至关重要的。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指导生态环境议程的核心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在改变全球环境变化进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两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环境一直遭受破坏,而中国相信他们有足够广阔的平台来推动有实效的改变。

 

第二,“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习近平, 2020: 419)。这一原则强调,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应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是无价的。根据习主席(2020: 419)的讲话,“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生态的财富,也是社会经济的财富。这意味着,自然价值应该与经济价值一样重要。习近平主席表示,虽然环境有一定的承载力,但发展不应该超过其能力界限,不应该给生态系统带来负担,应该给自然以一定时间使其从人类的破坏中恢复。

 

第三,他指出,绿色生态环境是一种普惠的公共福利(习近平,2020: 420)。在最简单的层面上,人脑会对绿色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产生积极的反应。人们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会感到幸福。习主席还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护环境。他的计划包括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

 

他的第四项原则是:山川、河流、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意味着生态系统是一个体系。自然界的一切都相互关联,需要每个元素和谐运作,才能发挥作用。习近平主席(2020: 421)在演讲中说到,“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他在这里指出,迄今为止,环保主义者只是忙于处理环境污染的“症状”,而非去积极地改变这个系统。

 

第五项原则是,可以利用规则和规范来保护环境。在此过程中,人们和工业要对污染和忽视环境的行为负责。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习近平,2020: 422)。

 

应当指出的是,绿色发展并不容易实现。在有效地建立起绿色发展体系之前,需要对人、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诸多考虑。一项针对中国珠三角城市的研究表明,城市间绿色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深圳受到绿色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极大帮助,珠海和广州的绿色发展水平也很高。然而,中山、东莞、惠州、佛山、江门和肇庆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较低。2015年,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发展指数在0.59和0.78之间,而水平较低的城市,其指数在0.47和0.53之间(Wang, Zhao, Cui, Fan, Lu, Wang, Li & Zhou, 2018: 317-318)。尽管一些城市的统计数字可能比其他城市低,但仍需要注意的是,所有9个城市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绿色发展。我想着重关注一下“正在发展”(developing)的现在分词“ing”(意为“正在”)。它意味着任何形式的变化都是一个过程。在现实中,任何绿色发展战略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有失败之处。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只专注于创造一个更绿色的未来。相较于环境,无数行业和公司更关心利润。例如由许仰天在中国南京创立的一家快时尚公司——SHEIN(中文名“希音”)。该公司生产的服装行销全球。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我看到很多人质疑这家公司大规模生产服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人们也在批评全球社会购买这些衣物的行为。服装业是消耗资源最多的行业之一。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很艰难的。虽然有人通过遵循上述生态原则来促进更绿色的未来,但也有人更重视利润,而非保护环境这一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人民福祉与环境保护: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同南非一样,中国也经历过曲折艰辛的历史。 然而,中国能够迅速发展,南非却由于种族隔离和西方帝国主义所带来的长期消极影响,没有得到同样的发展机会。因此,截至2021年,南非绿色发展的水平远低于中国(Miranda, Moletta, Pedroso, Pilatti & Picinin: 2021)。但是,南非在环境方面产生的碳排放更少。中国的主要目标可能是将工业体系向更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变,而南非则应该向绿色发展迈进,以防达到环境毁灭的地步。假如有朝一日南非能自主完成发展项目,那将是非常令人赞赏的。然而,不幸的是,解决环境危机不能只等着这个时刻的到来。在此期间,南非处于一个无法单独有效实现绿色发展的阶段。中国和南非的关系正不断发展,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在中国和非洲之间建立互惠关系(习近平,2020: 521)。

 

中非关系已建立六十多年了。中国的影响和文化正快速地向整个南非传播。约翰内斯堡有许多唐人街。我尤其喜爱的是Cyrildene唐人街。在那里,人们可以享用珍珠奶茶和传统火锅。开普敦也有许多建立在城市周边的中国市场,人们可以在那里买到中国食品、茶叶、糖果和烹饪工具。此外,开普敦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西开普大学和罗德斯大学都开设了中文专业,这表明南非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正日益紧密。在中国共产党对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习近平,2020: 522)。中国已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其国家议程。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愿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2020:437)。中国愿与非洲加强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预防和控制荒漠化与水土流失、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环境的总体保护与维护等领域的合作(习近平,2020: 523)。

 

与环境直接相关的一个议题是粮食安全。如前文所述,自然是一个庞大的共同体,比如人需要农场来提供食物,农场需要水来浇灌等等。整个非洲正面临着严重的饥饿危机。中国计划到2030年在非洲实施50个农业项目,这些举措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目前,非洲属于接受援助的一方,大多数绿色发展计划都来源于中国,在非洲落地(习近平,2020:525)。我希望有一天,非洲能依靠自己达成这一目标。也许中国的帮助是非洲国家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南非确实在保护“青山绿水”方面取得了进展。开普敦很好地将工业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相结合。在那里,人们可以欣赏到碧波万顷的海洋、高耸入云的青山和繁花似锦的平原。说到底,保护环境不仅是给地球的一封情书,也是用来保护人们生活空间的方法。南非有一种叫做“乌班图”(“Ubuntu”)的哲学,意思是人们需要对他人抱有同理心。这样说来,照顾我们的共同体就成为了我们的责任。也许乌班图的哲学可以帮助南非人认识到照顾地球以保护彼此的重要性。

 

环境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福祉直接相关。我个人对这一点有很深的感触。当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见明媚娇艳的各色花朵在春天竞相绽放时,我从内心深处感到平静与安宁。沉浸在绿色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幸福。中国相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们享受自然奇迹的权利”(习近平,2020: 435)。毕竟,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幸福”(习近平, 2020: 521)。 研究表明,在绿水青山、森林田园等自然环境中,人们的幸福感会增加(MacKerron & Mourato, 2013: 966)。因此,人们的福祉与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战略直接相关。

 

结论性思考

 

综上所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和非洲一道,正在采取措施,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中国和南非都有自身的传统哲学,可用于在政治层面促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开始形成促进绿色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各项原则。将非洲纳入这一倡议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命运共同体,使双方都能获益。从本质上讲,中国创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是让两国都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没有任何过程是完美无缺的,仍有许多事项需要思考、质疑和实施。所有这些关于环境的政治对话,其核心都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若无自然,何谈人类之完善?

 

参考文献

 

Hung, R., 2019. Chinese ecological pedagogy: Humanity, nature, and educa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51(11), pp.1073-1079.

 

MacKerron, G. & Mourato, S. (2013) Happiness is greater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Online] 23 (5), 992–1000.

 

Miranda, I.T.P., Moletta, J., Pedroso, B., Pilatti, L.A. and Picinin, C.T., 2021. A review on green technology practices at BRICS countries: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Sage Open, 11(2), p.21582440211013780.

 

Ngubane, H., 1977. Body and mind in Zulu medicine. An ethnography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Nyuswa-Zulu thought and practice. Academic Press Inc.(London) Ltd, 24-28 Oval Road, London NW1.

 

Wang, M.X., Zhao, H.H., Cui, J.X., Fan, D., Lv, B., Wang, G., Li, Z.H. and Zhou, G.J., 2018. Evaluating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nine cities with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4, pp.315-323.

 

习近平 20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版 北京: 外文出版社。

 

习近平 20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一版 北京: 外文出版社。

 

习近平 20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一版 北京: 外文出版社。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使领馆
  • 上一篇:南非大学生眼中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主题征文大赛获奖结果

    下一篇:从哲学视角看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仁爱”之道 ——南非大学生眼中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主题征文大赛中国大使奖获奖作品二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