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林静总领事在《开普时报》总领事专栏发表题为《推动中非、中南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惊人的增长。2021年,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零星暴发疫情的多重考验,中国政府进一步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任务,强化跨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使中国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复苏和发展,改革开放和创新得到进一步推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2021年,中国全年货物进出口额达到39.1万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21.4%,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超过8亿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全年城镇新增1200多万个就业岗位,比上年增加83万人,失业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等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体就业稳定。中国还对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实施了减税等支持政策。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创造8800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1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8.1%。2022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战胜了因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全球性大流行病、经济失衡、环境问题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
中国是非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支持对非洲国家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和国有银行提供的贷款帮助整个非洲大陆建设医院、发电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政府大楼和学校等基础设施。2021年1月至9月,中国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25.9亿美元,同比增长9.9%。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四点主张”和“九项工程”,将推动中非、中南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为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报告,在华德企发展势头良好,有信心进一步扩大投资。2021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2551美元,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有望在2023年前成为高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