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使领馆

携手应对气变挑战,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4月28日,南非主流媒体《星报》、《比陀新闻报》、《水星报》、《开普时报》及独立传媒网站刊登陈晓东大使题为“携手应对气变挑战,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呼吁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应对当前全球环境治理挑战,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方向。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提出系统方案。习主席提出六点倡议: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三是坚持系统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实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六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敦促发达国家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坚持重信守诺。习主席重申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愿景。这是中方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度”的要求,体现了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决心。相较于发达国家用50至60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将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中国要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需要开展一场广泛而深入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动选择。

中国已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计划,在“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引领国际合作。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落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已经为落实《巴黎协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久前,中法德领导人召开视频峰会,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国举办“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线上研讨会等,中国正通过多双边对话合作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今年10月,中方还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坚定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坚持同舟共济。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倡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同沿线国家共建绿色经济。

中南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均深受气候变化影响。两国同为应对气变国际谈判“基础四国”成员,在应对气变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合作紧密并始终保持密切合作。中南均致力于增强气候雄心并加快气候行动,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首要地位,呼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发达国家有责任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尤其是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上立场高度一致。中南两国已决定成立“中南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共同落实《中南气候变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实施计划,并在政策交流、信息共享、能源转型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任重道远。中方愿同南非及非洲一道,继续深化气候领域南南合作,积极推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进程,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同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使领馆
  • 上一篇:南非驻华大使:任何热爱和平的人都不能任由种族主义抬头

    下一篇:陈晓东大使出席“政党交流与务实合作”中南(非)工商界视频对话会并发表致辞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