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 华人新生代清明祭祖回归传统文化
每逢清明,总有一段解不开的相思,忘不了的乡愁。对于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清明祭祖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是寄托对亲人思念,对桑梓怀恋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语言和习惯渐渐偏离父辈,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的海外华人新生代来说,清明节祭祖更应该是一次回归传统文化的“寻根”教育。
失“根”之忧
出生在国外的华人新生代被人们习惯地称为“香蕉人”,他们虽然有中国人的面孔,却满脑子西化的思维。麦克的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出生在美国的他,很少有机会去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很感兴趣,但由于环境、机遇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他对传统文化也只是了解皮毛。
像麦克这样,缺失传统文化教育的华人新生代还很多。几位出生在国外的华人孩子,在被问及四大名著时,其中一个回答“哈利波特”,而另一个则回答“指环王”。
这听起来似乎可笑,可从中也折射出严峻的现实问题。“行之愈远,乡情愈浓”似乎成为老一代华侨华人的写照,而他们的孩子却面临着“失根”之忧。“汉语退居为家庭方言,汉字演化成玩赏符号”,孩子们对清明祭祖、端午吃粽、重阳登高等传统习俗更是知之甚少,华人新生代面临着文化断层的危险,加强其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寻“根”之旅
眼下,马上又至清明节,对不少华侨华人来说,尽管身居海外,但代表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对他们来说依旧意义重大。华侨华人通过点香烛、上鲜花、撒热土来祭奠对亲人的思念,清明扫墓不仅是祭拜逝去的先人的仪式,也成为让华人新生代了解祖籍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在美国南加州的李先生,每年清明节都会带两个小孙女来墓地,用纸巾和清水仔细擦拭父母的墓碑,有时候他还会情不自禁地对孙女讲起老一辈移民的艰辛创业故事。李先生将清明节视为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扫墓不仅是带孩子去祭拜过世的亲人,更是对下一代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生活在雅加达的廖先生,特意选择孩子没有课的周末祭祖,他们准备了香烛、纸钱和各种水果、糕点前来祭拜。一路上,廖先生不厌其烦地给孩子们讲解清明节的由来、传说、民间习俗,以加深孩子们对清明节的感知。
清明是全球华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的根本意义在于教人感恩先祖,饮水思源。而带子女扫墓,也是为了让孩子能更深切感受悠久的传统文化,并传承文化精髓,不忘本,不失根。
留“根”之举
让华人新生代留住中华文化的“根”,找对方法很重要,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但“填鸭式”灌输比不上言传身教。文化不是刻板的,因此与其一味地向子女说教,不如逢年过节,在家里贴对联、烧香、放烟花,带孩子清明扫墓、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只有可感可知的参与,华人新生代才能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理解。
与此同时,社会也需要组织更多“寻根”活动,增加华人新生代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文化的机会。去年4月的清明时节,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几十位华裔青少年来到炎帝陵,向炎帝始祖敬献高香、花篮,参观炎帝陵,了解炎帝“八大功绩”。很多学生表示,炎帝陵之行很受震撼,增加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回国后多了解,多学习。
希望有关方面采取多种举措,让华人新生代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的精髓,并作为桥梁将其传播得更远,更广。(吴亚博)
下一篇:投胎海外真能换来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