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7月17日电 题:熟人就值得信赖?非贫民区就一定安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有些误区早该丢了!
对于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这真是一个悲伤的七月。
那边,章莹颖仍生死未卜、下落成谜,
这边,在日本失踪多日的中国姐妹花确认遇害,殒命异乡。
最近几年,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始终超过百万。他们的生命安全,牵动着国内上百万家庭紧绷的神经。
打开网页随手一搜,“避开贫民区”、“不要搭陌生人的车”等安全小贴士随处可见;
然而这些经验,在“章莹颖”、“中国姐妹花”这两起案件面前,全部宣告无效:很多时候,我们所熟悉、信任的环境和人,恰恰是危机潜伏的所在。可怕的是,一部分留学生家庭至今仍未意识到这一点。
避开 “贫民区”,就等于高枕无忧?
如果在美国留学生中做一个“你听过最多的安全提醒”的调查,“远离贫民区”一定榜上有名。
众所周知,美国并非福利国家,各地区税收更多依靠自负盈亏。
这就使得,富人聚居区税收不愁、政府财力雄厚,可维持更大规模的警员队伍,治安更有保障;贫民区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警务资源稀薄,安全自然堪忧。
拜美国电影的影响,即使是从没去过美国的留学生父母们,对此也有所了解;孩子远行前,自然要结合自己的“经验”,重点提醒一二:
“贫民区不安全,别靠近!”
除此之外,许多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像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拥有近5000名大陆在读学生,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大学伊利诺伊分校”。
走在校园里,走在大学所在的小城街道上,抬眼就能看到同胞,不少学生往往产生第二故乡的感觉。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远离贫民区,且为当地留学生所熟悉和信赖的环境中,章莹颖仿佛人间蒸发,至今音讯全无。
对阶级的刻板印象之所以贻害深远,在于它带来的注意力的转移:家长和学生们太过留心贫民区,却忽视了一个大问题:不少美国名牌大学的所在地,治安状况也不容乐观。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提到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大农村”“玉米地”几乎是中国学生的共识。这里地广人稀,监控摄像覆盖有限,每到学生假期,几乎是一座空城;这里公共交通不便,为学生青睐的物美价廉的超市,坐巴士需要30分钟;每到入夜,街上人迹罕至,危险系数猛增。
所以,小侨在此提醒各留学家庭,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大学城是安静祥和的地方。即使在此已生活一段时间,外出时也应评估路线的安全系数,并规划好出行安排,谨防因时间仓促而采用并不熟悉的出行方式。
面对“熟人”,就可以放松警惕?
绑架章莹颖者,是她同校的在读博士兼助教;杀害中国姐妹的日本人,是姐姐打工时长期相识的客人。
他们都不是留学生家长口中务必警惕的“陌生人”:有的是熟人,有的是拥有相同背景的关联者。
中国社会重视人情冷暖,很多留学生把这种观念带到海外,把在当地结识的“熟人”视为异国他乡的知己,推心置腹、信任有加。
殊不知,在国外警方总结的13种犯罪人和被害人关系中,熟人关系占了其中12种,例如亲戚、情人、朋友、曾经的同事等。唯一的例外是陌生人。
数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不完全统计,步入21世纪以来,至少有27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遇害,其中,熟人作案占比超过4成。
因为了解被害人的相关信息,加之被害人普遍降低了心理防御,相对于陌生人来说,熟人作案的成功率往往更高。
如果说遭遇陌生人的侵害是不可抗力,熟人的威胁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头脑中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所以,在提醒子女警惕陌生人的同时,各位父母也应告诫社会阅历并不丰富、对人情世故尚缺乏经验的孩子们:
在我们熟悉的环境里,也可能藏着意料不到的隐患。一味盯着“他者”,往往导致对身边的危险视而不见。无论如何,亡羊补牢总有其意义所在。
身在海外,不要被各种所谓的“经验”迷住双眼,在安全问题上,要根据各人所处环境区别分析,并始终牢记:在做任何决定前,多思考一分钟、多留一个心眼、多给亲友打一个电话。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 ID:qiaowangzhongguo 作者: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