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电 题:遇袭事件频发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问题引关注
作者 王海波 邹春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中国人和中资企业走向海外。与此同时,由于政局动荡、治安混乱、恐怖袭击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海外中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也随之增加。特别是近期接连发生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遇袭、中国登山爱好者在巴基斯坦遭恐怖分子袭击身亡以及中国公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遭袭遇难等事件,在国内引发了对海外公民安全问题的关注。
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会坐视自己的公民在国外屡遭侵害,面临日益多发的海外公民安全问题,中国应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再次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专家指出,要兼顾事先预防和事后救济,加强国际合作,并通过专门的立法使保护境外中国公民的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同时,也要理性、正确地看待海外中国公民安全问题。
频频遇险海外中国公民安全问题引关注
近年来,中国人在海外碰到的安全问题愈来愈严重,并且呈全方位的态势,最典型的是一些恐怖分子已经把中国公民作为袭击对象之一;此外,中国留学生和中国游客也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犯罪分子频繁侵袭的对象。
今年6月23日,10名外国游客在巴基斯坦北部伽帕尔巴特峰的营地遭武装分子袭击身亡。遇难游客中有两名是来自中国的登山爱好者。事发后,巴基斯坦极端武装“真主旅”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武装发言人均宣布,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负责。
就在此事发生几天前,法国当地时间14日晚间,该国吉伦特省3名醉酒男子因认定隔壁的中国学生向警方告发了他们,对6名中国留学生实施了暴力袭击。另外,今年3月,一中国旅行团在抵达法国当天晚间被一群黑人匪徒抢劫并遭殴打。
除了留学生和中国游客外,海外中资机构和企业员工也频遭侵袭。例如,6月19日晚间,两名在肯尼亚中资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在内罗毕遭两名持枪歹徒抢劫,其中一人遭枪击,在送至医院后不久不治身亡;5月17日,一名中国员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附近卜利达省拉赫巴镇被一名当地人用刀扎死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前往海外的中国人增多、涉及的领域更广,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互动增加,由此带来的摩擦也在增加。
中国公民缘何屡成受害者? 多因素导致
中国外交部今年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的人数达到8318万人次,境外有中资企业2万多家;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平均每天处理的领保案件约100起。海外中国公民缘何屡屡成为受害者?对此,有专家认为,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前法国政府工作人员何诺表示,近一两年来,中国人在法国遭遇抢劫盗窃的新闻确实比以前多,但这些事件一直都存在,之所以感觉更不安全,可能是因为现在媒体太发达,很多事情瞬间传遍世界。再加上赴法旅游和留学的中国人不断增多,遭犯罪分子袭击几率相应增加。
法国媒体认为,中国游客频频遇袭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现金消费观念分不开,因为中国人喜欢携带大量现金,并且旅游时大把花钱购买奢侈品,这很容易引起当地犯罪分子的注意。《巴黎人报》还指出,有些中国游客为了省钱,选择住在便宜的郊区旅馆,这就造成了安全隐患,因为这些地区的治安状况比巴黎市区差很多。
针对近年来海外中国企业员工频繁遇险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春光分析认为,首先,中国企业大多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施展拳脚,遇到治安状况欠佳的时候,就很容易碰上各种安全问题。特别是社会动荡不安时,中国人难免会被动地卷入其中,成为受害者。有的政治派别甚至通过劫持或杀害中国人质来引起国际关注,或迫使本国政府在国内政治问题上让步;当然也有些事件只是单纯为索取赎金而绑架人质;其次,世界经济不景气,特别是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贫困差距大,就业问题严峻,因此社会治安越来越差;第三,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缺乏应对安全问题的意识、知识和机制;第四,中国人对当地的法律和法规不了解,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保护自己;第五,中国人在国外生活在比较封闭的圈子,与当地居民缺乏交流,更不能建立良好的交往圈子。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认为,涉及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事件,通常并非专门针对中国公民,从全球及国际的视野来看,这些不幸的事件是中国经济更深入地卷入全球化进程当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保护海外公民安全专家吁加强预警及领事保护
面临日益多发的海外公民安全问题,中国应如何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再次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对此,专家们纷纷献计献策。
“恐怖主义的问题、危害社会安定的打砸抢等刑事犯罪,已成为在境外的中国人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授辛崇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外中国人安全问题的发生有各种原因,不可能完全解决。”
在辛崇阳看来,解决国人境外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手段首先是预防,例如发布安全信息,哪些国家存在安全问题尽量避免前往;不得不前往的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如居住安全、交通安全和遇有紧急情况时的联系方式等。与预防并列的另一个问题是事后救济,即在出现安全问题时的应对措施。
辛崇阳说,目前除一般的刑事犯罪外,恐怖主义犯罪也严重威胁到境外中国人的人身安全。“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辛崇阳建议,根据中国宪法、法律和国际法的相关规定,将有关预防和事后救济的问题以单行法的方式立法,以法律方式完善制度、建立机构、确保财政拨款等,这是使保护境外中国公民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的一个切入点。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庄国土认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应当把握当地中国公民、华侨华人的全面信息,提出预警措施。同时,还应该建立海外中国公民及时联络使领馆的机制,使领馆应当24小时值班,及时掌握和处理突发状况。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工人在变多,安全风险的概率在加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一些涉外企业,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如果项目的安全风险过高,就尽量不去,因为那样的话,企业本身在员工安保问题的上的投入也很高,对企业自身并无益处,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危险事件,所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盘点上半年海外中国人遇劫遇袭事件
2013年3月20日晚,一中国旅行团在法国戴高乐机场附近被一群黑人匪徒抢劫并遭殴打。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遭遇连环爆炸袭击,包括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在内的3人死亡。
2013年4月,智利北部伊基克市发生多起中国公民遭抢劫案件,造成财产损失,部分受害人受伤。
2013年5月,乍得首都恩贾梅纳发生数起中国公民被勒索案件,一些不良警察以安全检查为借口,以非正常手段将当事中方人员带至警局,勒索钱财后放人。
2013年5月,俄罗斯西伯利亚哈卡斯共和国警察在田地里发现3具被烧焦的遗体,认定死者是3名中国女子。
2013年5月,一名赴芝加哥旅游的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南郊遭遇抢劫,证件、信用卡等全部被抢,并造成财产损失。
2013年5月12日晚,两名乘坐摩托车的中国公民在塞拉利昂弗里敦遭飞车抢劫,造成一死一伤。
2013年6月,坦桑尼亚连续发生数起持枪抢劫中国人事件,造成数名中国公民不同程度受伤和数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3年6月15日,6名学习葡萄酒工艺学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波尔多地区吉伦特省的候斯坦镇遭到3名男子暴力袭击。
2013年6月19日晚间,两名在肯尼亚中资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在内罗毕遭两名持枪歹徒抢劫,其中一人遭枪击,在送至医院后不久不治身亡。
2013年6月23日,10名外国游客在巴基斯坦北部伽帕尔巴特峰的营地遭武装分子袭击身亡。遇难游客中有两名是来自中国的登山爱好者。
2013年6月2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斯比港发生中国公民遇害事件,4名中国公民遭袭遇难,另有1名中国公民幸免于难。(完)
下一篇:海外华商为何屡屡“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