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华人世界

海外华人不如印度人混得好?看看这些事你就明白了

中国侨网6月14日电 题:海外华人不如印度人混得好?除了不服,还有更重要的事!

在美国硅谷有个段子,讲的是“集成电路(integrate circuit)”的英文缩写IC,代表着印度(India)与中国(China)两个国家的英文首字母,有人用它来形容硅谷的现状:1/2的工程师来自亚洲,中国、印度各占一半。

然而,人数上的接近掩盖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二者在成就上的差距。

当我们为华人企业家在硅谷站稳脚跟而欢欣鼓舞时,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Adobe公司总裁山塔努•纳拉延等一大票印度(印度裔)高管已经在科技界呼风唤雨。

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
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政界。

当我们还在为谭耕成为首位具有中国大陆移民背景的加拿大联邦议员而激动不已时,印度裔部长已悄悄占据了加拿大内阁中的4席,书写了新的纪录。

华人的勤劳和聪明有目共睹,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的舞台上,印度裔却经常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当不少海外华人仍在抱怨不能融入主流社会时,印度裔却已默默开花结果、四处蔓延。

海外华人真的不如印度人混得好?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您是表示认同,还是压根不服,小侨(qiaowangzhongguo)请您不妨先看看下面的内容,看看印度人(裔)和海外的华人群体比起来,究竟有哪些优势。看完之后,说不定您还会产生一些新想法呢!

语言有优势

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人,想必都对主角之一—印度人Rajesh Koothrappali那一口地道的“印度式”英语发音印象深刻,并且常常以此吐槽。

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无论Raj的口音多么奇特,在和他的美国朋友沟通交流时,从来没有出现过对方理解错误的情况。

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从小到大都接受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自然不存在障碍,这是印度人(裔)融入西方社会的一大优势。

不过更重要的是,印度人说英语时总是充满自信、声音洪亮。虽然他们“吧啦吧啦”的发音总是被嘲笑,人家自己全不介意——“听不懂?那是你的听力问题,不怪我的发音。”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毕竟,沟通是融入的一大前提。不敢张嘴、不敢表达,即使发音再标准也没用。 

这一点尤其值得海外华人注意。一直以来,我们都过于“内秀”了,很多想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表达。试想,如果你连主动沟通的意愿都没有,老板如何敢把重任委托给你?投资人又如何敢为你的企业下注?你所在社区的居民们,又怎么可能在选举时投你一票?

适应能力强

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

硅谷一家公司招了三名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美国人和印度人。美国实习生做事只求完成就好,一到下班立刻走人;中国实习生干活最多,但不爱说话;印度实习生做的没中国实习生多,但也不差,而且最爱提问,善于表达自己。

最后的实习评价是,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让大家都记住的,却是印度实习生。

这说明,印度裔的思维方式更西化、适应能力更强,能够迅速融入不同的环境。

其实,海外华人想做到这一点也不难,有两个方面要格外注意:

一是要注意沟通时的技巧。最基本的是面带微笑、多寒暄、互致问候,在交流中多肯定对方,同时也表扬自己,不要太自谦,更不要抱怨;

二是别被面子牵着走,该拒绝就拒绝。有的华人特别任劳任怨,集体主义精神爆棚,无论是不是自己份内的,碍于情面都会接受,慢慢成了其他同事的“使唤丫头”,这样就会在职场中处于很被动的位置。

“抱团”意识浓

有人说,海外华人也很“抱团”啊,在华人圈子里大家都很活跃,为啥说印度裔就连这一点都比我们强?

真正的“抱团”,不是指在自己族裔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而是步调一致地、将这辆“车”上的所有华人成员,一起带到主流社会的大马路上,齐头并进向前走。

在这一点上,印度裔表现得尤为抢眼。

一个人移民,整个家族都能被移过来;公司招进一个印度裔,过不了多久就能再来一大帮;在一个行业站稳脚跟,很快就能批量发展,甚至形成垄断。

如果一个印度裔和其他人起了冲突,公司里的其他印度裔绝对会无条件地站在他背后;一旦有了人事权,招聘时对自己的族裔也是处处“高抬贵手”。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个印度裔团体陆续诞生;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打独斗更强。

“扎根”意愿强

印度裔的家族观念很浓,故土意识反而却没那么强,似乎也很少听说印度人“回流”的情况。

有人说,这是因为印度太穷,实在是“心无可恋”,或者说无路可退。

事实并不尽然。有不少移居海外的印度裔,在故乡的生活并不差,甚至还能养得起仆人。或许在他们的观念里,“此心安处,即是故乡”;只要来了这个国家,就把这里当作故乡来建设、当作故乡来“爱”,并以这个国家为傲。

反观海外华人群体,似乎意识里总为自己留了一招“后手”;万一混得不好,至少还有“落叶归根”这条路可走。

也许,就是在有意无意间,受了这种想法的影响,做事情难以百分之百投入、对于融入的意愿总也达不到强烈的程度。日久天长,同样是作为少数族裔的两个群体,在定居国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差距就这样慢慢出现了。

有人总认为,海外华人难以真正融入定居国的主流社会,或许,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好好看看印度裔这个例子。

当然,并不是说海外华人处处都比不上印度裔,只是在很多方面,他们做得确实更加出色。

可能看到这里,仍然有人心里“不服”,不想承认印度裔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的现实。小侨想说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与其嘴上嚷嚷着“不服”,不如想想如何 “化不服为动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前进赶超对手。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才是海外华人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付强,ID:qiaowangzhongguo)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华人世界
  • 上一篇:中国促统会第六次组织海外和国内媒体到藏区采访

    下一篇:国侨办副主任王晓萍:进一步激发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热情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