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陶煌蟒)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访华期间赴蓉学做川菜使得媒体纷纷盘点外国政要钟情的中国名菜,而走向海外的中华饮食文化亦受到关注。海外部分中餐业者及海外华人表示,味道不“正”与食品卫生状况已成为制约中华饮食文化向海外推广的两大阻力。
“中国菜系由于口味繁多,百菜百味,赢得不少老外的青睐,特别是加上麻辣鲜香的口感,更令人记忆深刻。”中华厨皇协会会长、归国华侨曹彬介绍说,近些年,一直排斥“麻辣”的老外开始鼓起勇气争相一试,有的还吃上了“瘾”。
他还说,大量出国的华人都习惯先开中餐馆,如今,像宫保鸡丁、西湖醋鱼等混合几个菜系的名菜都能在一家餐馆同时吃到。对海外华人来说,中餐馆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
旅法华人音乐演奏家李铮表示,但凡是在海外大城市,中餐馆的菜系一定很齐全,从台湾香港的小吃,到大陆各省的名菜都可以品尝到。
“可惜的是,很多中餐馆的味道经过改良已经走‘偏’了,一味适应西方人的口味,食材和调料与严格意义上的中餐有很大区别。”李铮告诉记者,由于利润薄,一些中餐馆的老板已经改行韩餐和日餐,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分越南人开始进军中餐业,导致中餐更加良莠不齐。
“现在有些中餐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当地人吃过之后,误以为这就是中餐了。而在他们心目中,中餐与中式快餐是画等号的。”匈牙利美食协会副会长王强表示,海外中餐协会有必要面向喜爱中餐的当地民众开办美食培训班,让他们了解中餐文化,从而扭转他们心中的中餐形象。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管理者,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姜俊贤表示,“海外的中餐馆基本上处于中低端的水平,爱打价格战,这不但导致了合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引发餐馆菜品和服务品质的下降,使海外中餐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常期在海外交流的曹彬对此深表赞同,他认为,中餐厨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既缺乏职业培训及系统厨艺的学习,又缺乏标准规范的程序,这会影响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导致中餐馆口味不稳定。“很多外国朋友反映,自己吃过的菜品与在中国吃到的相差很大。”
他还指出,部分中餐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始终难以在食品卫生安全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上下足“本金”。而食品卫生安全在海外又被看作是头等大事,这就使得当地社会对中华饮食产生疑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