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南非中华工会为首的当地华人华侨再度步入约翰内斯堡高等法院,对反华仇恨言论做出抗争。
事件起始于2017年,当时南非知名社会访谈节目——Carte Blanche推出了一档有关华人非法贩卖驴皮的纪录片,其内容悉数了阿胶产业从南非获取驴皮的过程。该影片播出后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强烈负面反响,随之而来的是一众反华人士在互联网上对中国的辱骂,以及针对华人的网络暴力。那些在南非安分守己的华人,也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其中有12名辱华人士,因言语极度不当,今年3月被当地华人以仇恨言论罪告上法庭。众所周知,南非司法部门的效率一向低的令人生无可恋,该案件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合理的审判。时隔大半年,侨胞们再次出庭为证,控诉12名被告对中华民族的侮辱及仇视。
而这一系列的种族矛盾,起因不过就是一个华商在做生意时涉嫌虐待动物,最后却连累了所有华人被辱骂。善待动物、合法经营本是无可厚非,当地媒体和群众可谴责那些违反动物保护法的不良商家,但却万万不该以此为原由去辱华。
“The most despicable things on this planet”——他们是地球上最卑鄙的东西
“The Chinese people should be wiped out”——中国人应该被歼灭
“We should start killing their children”——我们应该把他们的孩子全都杀了
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言论,就出自于此次案件的12名被告,而网络上那些攻击华人的言语却远不止这几条。这些评论足以显示个别当地网民对华人的仇视,也同样足以受到所有旅南、旅非华人同胞们的重视。
但反思这一系列反华事件最根本的源头,真的仅仅是因为一个中国人虐待了动物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个人行为并不足以连累整个民族,也不至于让一个国家身处“全网黑”的窘境。
早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时,华人遭受了大量的不平等待遇,与其他有色人种同为歧视对象。在第一届民主选举的25年后,尽管南非大肆宣扬平等,但部分人民还是对华人心存偏见。由此可见“彩虹国度”这一概念还并未贯彻于民心。
那这些偏见又是因何而来?
众所周知,南非人的排外心理相当严重,仅2019年就发生多起大规模排外游行,导致数百名外籍人士伤亡,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然而这大部分的受害者均为来自周边国家的非法移民,南非人普遍认为他们增加了当地的犯罪率,并抢夺了社会资源及就业机会。
在表面上看来,这些发生在基层群体间的矛盾似乎与华人社会并无直接关联,但无论是哪个社会阶级,人们都会有类似的思想。南非当地的中产阶级,甚至是富豪们,也时常会存在“中国商人抢了他们饭碗”的想法,只是他们并不会如同基层群众一样,以暴力游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不满。
此外,南非经济近年来逐渐衰弱,民众的收入已开始跟不上通货膨胀及兰特的汇率下跌。在此情况下,大部分的华人还是能在当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将生意和生活过的有滋有味,进而促成了个别当地人对华人的“仇富”心理。
在中南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两国人民间的关系按理说应当也会越来越好,但事实往往比理想残酷得多。当然,大部分的南非人都对华人都存友好态度,也非常喜爱及欢迎“中国制造”。但这不妨碍反华人士在友好的和平互助下暗潮汹涌。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媒体的介入。不可否认的是,涉及非法贩卖驴皮的商人确实违反了当地的动物保护法,受到相应的惩罚也是情有可原。然而,Carte Blanche却以主观的拍摄角度,将一个人的行为夸大其词,向观众灌输反华思想,并最终给所有中国人都扣上了一个黑锅。
而这背后的幕后黑手,八九不离十就是那些背负反华意识的西方媒体。数百年来,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道道伤疤,更是后期对当地各行业的掌控。于他们而言,中国的繁荣强大,向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控制造成了威胁。而也正因如此,西方媒体才会蓄意向非洲人抹黑中国、抹黑中国人。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非洲华侨华人民间外交论坛》期间,来自数十个非洲国家的300余名各行业代表齐聚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而该论坛的主题就是“华侨华人和国家形象”。这些来自各国的代表共聚一堂,就是为了能推动中非合作走向更高质量发展,并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新高度,避免中非合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
正如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赵彦博在论坛上所述,新时代的中非关系需要海外华侨华人贡献力量与智慧,做“中国故事”的宣传者,做“一带一路”的开拓者,做“文明互鉴”的推动者。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就是要在所在地以身作则,向当地人民展示中国人尊重当地法律的良好素养,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相信在大家团结一致的努力下,南非乃至全非洲的人民在不久后的未来,将会更好的接纳华人与他们一同生活,并同时杜绝辱华事件。
文 | 盛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