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农场工人正在采摘蔬菜。
本报记者晓文采访报道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屡屡出问题,网上有一个段子做了一个形象的总结:「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生姜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奶粉又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有人甚至这样调侃:「外国人喝牛奶变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长结石了。」
相信在南非的各位侨胞也不少听到国内食品各种有毒,各种超标的消息,江苏的地沟油、山东的毒生姜、福建的镉大米等等。这不经让许多网友感叹,「我们能活到今天应该就是个奇迹。」,但这些都是国内的一些不法商贩所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对各类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那么,对于在南非生活的我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又是怎样的呢?
本报记者来到华人集聚地西罗町向一些卖菜的菜农们了解到,许多在西罗町卖菜的菜农们都有自家的农场,菜种都是从国内运至南非的。种菜所使用的肥料是天然的有机肥而非化肥,虽然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菜生长比较慢,外观也没有化肥种出来的那么饱满,但是吃起来的味道和口感却要好很多。
关于农药使用方面,由于南非气候比较好,在蔬菜成长过程中不会像中国一样容易遭虫,所以菜农一般就不需要经常大量用到农药。但就算是人也会有感冒发烧的时候,更何况是蔬菜,所以说种植蔬菜过程中绝对没有用过农药是不现实的。当菜地里的蔬菜是真的遭虫了,按照南非当地规定,你必须要将遭虫的蔬菜样本,以及吃菜的虫子拿到卖农药的地方,经过那里的专业人士鉴定,开出专门用来杀灭那一类害虫的农药,然后教会你使用方法以及农药配比才会将农药出售,就像是给蔬菜看了一次「医生」一样。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时候都有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间隔时间的,这就是通常说的「安全周期」,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农药可以自行分解。由于在南非本地开出的农药是经过配比的,所以农药残留的周期非常短,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间隔时间只要两三天,如果下雨的话就更加短了。而且帮蔬菜「看病」也是无需付费的,你只需要给购买农药的钱就好。绝对不会像国内,随便在一般的商铺里就能买到百虫的克星「敌敌畏」,毒性强大,残留周期在7-10天,如果调配时药量重了,可能要等上快一个月农药的自行分解周期才会过去。
关于南非与国内市面上肉类质量比较,国内也出过不少乱子。禽流感当初就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有就是经常查获一些加工病死禽兽肉类的地下工厂。就算没有这些事情,菜场卖肉的老板们谁敢打包票说自己卖的肉绝对没有「注水」?注水的多少只是卖肉老板的「良心」问题。虽然南非的肉类市场前段时间也闹过一些此肉非彼肉的事,但那也只是在一种动物肉类里发现有其他动物的DNA,但这也只是在一些肉末中发现的,一整块肉货不对板也只是商城贴错标签罢了。
其实南非的肉类产品质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在超市都可以买到各种肉类,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价格普通家庭都可以接受。但在南非在屠宰牲口的时候不放血,虽然猪肉有一股骚味,但是鸡、牛、羊肉口感品种都比国内好。南非法律规定是不允许私自宰杀牲畜的,所以市面上买到的肉类都是由南非正规屠宰场供出,卫生和质量方面都有保障以外还不「注水」。所以一般在南非的超市里都可用卖到放心肉,只是购买时需要注意日期,因为南非人在吃肉的时候都喜欢用油炸或是烤,对肉的新鲜程度并不在意。
另外,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南非的食品安全指数排在第39位,可以说是比较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