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华人

朱德明:南非回来卖香肠

 本报记者宁奎

在永定区大坪镇朱德明的香肠熏制房,记者被满屋的烟熏得眼泪直下。在另一个房子里,几位农村大娘正在抓紧灌制,分工明确,驾轻就熟。说是加工厂,其实就是农家小院,与朱德明纯手工香肠的概念保持一致。

朱德明今年26岁,去年6月份,他放弃在南非的高薪工作,回家卖香肠。

2011年,朱德明23岁,对他而言,是一个多事之秋。“父亲确诊癌症,用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令人遗憾的是,高昂的医药费并没有挽回父亲的生命,这令他倍受打击。然而,命运给他关上了大门,却也给他开了一扇“小窗”——因为工作能力受到认可,当时已经从华为公司离职的他却接到了曾经上司的电话,邀请他赴南非工作,月薪达到三万多。

在南非两年多的时间里,朱德明充满了感激,“在那里,居住、饮食等条件很好,大公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我的帮助特别大,除了收获到比较高的报酬外,思想上的成熟特别快。”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点特别的感触,在南非,他天天吃肉,很少能够吃到蔬菜,“因为那边的蔬菜比肉贵。”

至于为什么会辞职回国,朱德明说,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一颗创业的种子,“我想为自己真正地做一件事,年轻时候闯一下,才会让自己老去之后不会后悔。工资再高,也只能算是打工。”

在张家界,香肠,曾经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制作耗时费力的香肠,渐渐地成了稀罕物。朱德明找准的,就是这个切入点。“现在,在市场上,有香肠买,但因为一些原因,很多都没有了原本应有的‘农村味’。”他觉得,如果能够还原“农村味”,应该很有市场。

于是,朱德明辞职回到张家界,决定卖香肠。

可是,还原“农村味”,并不是讲讲那么简单。“我自己不懂工艺,就得找懂的人。”通过亲戚的牵线搭桥,他很快组建了一支“大妈制作团队”,“年龄都在50岁以上,都有着几十年的传统香肠制作手艺。我们的香肠,全部由他们手工灌制,没有用到任何的机器。”

还有一个,就是原料的选择。“做香肠并不是只要猪肉就可以,我们选择的是前腿肉和后腿肉混合制作,这样才好吃。”花椒,朱德明选择用六月椒,这种花椒香浓而不是很麻嘴,但是这种花椒很难买得到,“顾名思义,六月椒,就是在农历六月份成熟,那时候天气特别热,而且多数长在大山农村里。”这一个月,他天天在山上跑,到农户家收购六月椒,甚至收到了怀化,“那种天气,出的汗都够洗个澡。”

甚至,连熏烟的柴火,都有考究。“有些木柴不能用,会冲掉香味,我需要它保证最好的味道。”朱德明告诉记者,香肠的制作周期,只有五个月,“从11月到来年的3月,在气温低的时候做,保证最鲜的肉质。”

朱德明给自己的香肠注册了商标——一只猪。“突然的灵感,为的就是能够让人觉得与众不同,能够记住这个名字。”虽然才开始短短的几个月,通过朋友和自己的营销,“一只猪”已经有了不少客户,“吃过的,都说好吃,都介绍朋友来购买。”

朱德明坦言,现阶段并没有想到要盈利多少多少,需要的就是用产品换取信任,“‘一只猪’的概念,就是一种纯手工的概念,如果我以后发展其他产品,也将是纯手工制作,当市场认可了这种概念,我就算成功了。”

而在更远的将来,it出身的朱德明,想做成o2o的模式,也就是线上订货,线下体验的模式,“网上订货,可能在五分钟之内,就会送货上门,或者,可以到就近门店取货,同时进行品尝、体验。”

当然,这暂时是个梦想。但是,朱德明在努力。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华人
  • 上一篇:南非奶粉寄回国 18罐有7罐变形破裂

    下一篇:西北省华人酒店被劫 34岁侨胞遇害身亡(图文)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