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非迎来产业经济合作新机遇
7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会见南非副总统拉马福萨时指出,中南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南非正致力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拥有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钢铁、建材、日用消费品等生产线,愿同南非大力开展产能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在核电等领域积极开展三方合作,并推进港口、近海油气资源开发、水产养殖等海洋经济合作。拉马福萨在会谈中也表示,南非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南中关系发展,愿学习借鉴中国在工业化、经济特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重点推进双方产能、海洋经济、能源等合作,提升南非相关产业能力。欢迎中国扩大对南非投资。那么,这次会谈是否意味着中国与南非将迎来一个产业合作的新时期?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
贾晋京介绍,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一方面中国在经贸领域与南非具有互补性,中南两国每年的经贸数额都在大幅提高,而且大大快于其他非洲国家;另一方面从金融领域来看,南非既是英联邦成员,又是金砖国家成员,其所处的时区对国际交易结算网络非常重要,这会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帮助。此外,南非也是中国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很少有哪个国家从卫星、医院到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是由中国投资,所以南非是中国对外投资,尤其是中国“走出去”步伐的一个重要支点。
不过,贾晋京指出,在以往的合作中,中国与南非在产业经济合作方面尚待开发。比如,目前南非拥有2798公里的海岸线,但与类似国家相比,南非水产养殖的产量却不到其他国家的千分之一,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只有0.00003%。2013年,南非水产养殖产量(不包括海带)约为4000吨,仅贡献了非洲水产养殖产量的1%,可开发潜力还非常高。 而从去年以来,中南两国领导人数次提到要重点拓展海洋经济合作。此次拉马福萨来华,其行程除了北京之外,其他两站是中国的沿海城市青岛和深圳,预计其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海洋相关领域的合作项目落地。
“南非政府在海洋资源的开发方面确定了4个优先开发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海洋运输和装备制造业,包括沿海船运、转运、造船、船只修理和维护等;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水产养殖业;海洋保护和管理。水产养殖业在4个重点领域中对相关技术要求比较低,也是最容易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之一。”贾晋京说,这为与中国的产业合作带来了机遇。
贾晋京认为,除了海洋产业外,中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健全,这是南非所不具备的,但是南非的矿产资源丰富、采矿技术先进,两国的合作前景广阔。另外,由于南非原属英国殖民地,因此在一些精密制造业领域也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中国与南非之间的产业合作也可以在矿产领域大展拳脚。众所周知,南非有很多矿产资源是非常独特的,同时南非的一些通讯技术在世界上也十分先进。另外,在制造业领域,比如航空方面两国的合作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毕竟南非曾经是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贾晋京表示。
对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南两国要在核电等领域积极开展三方合作,贾晋京认为,南非是一个能够建立核电站的国家,现在中国的核能“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龙头。近几年中国的核电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在自主创新领域有了巨大突破,中国目前大部分核电项目的标准和专利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自己主导,而南非是一个非常适合与中国开展核能合作的国家,因为它具有十分丰富的铀矿资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与南非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是很光明的。
“中国与南非是非常难得的经贸关系发展到深层次的国家,在很多非常贴近人民生活的领域都开展了深度的合作,比如在医疗、教育、房地产等领域,中国对南非的投入都非常巨大。”贾晋京表示。
在贾晋京看来,中国与南非的关系在微观层面上是一种深入友好型的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战略层面上,南非既是气候谈判的“基础四国”之一,又成为了金砖五国成员,基于这些框架,南非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此番两国领导人见面又就产业领域的合作开拓了无限商机。相信将来两国的合作会十分迅速,并有可能下一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贾晋京强调,由于南非自身条件的局限,在资源、国际市场、产业结构、人力物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因此中国与其开展合作还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