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大陆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更是全球为数不多的矿业大国之一,黄金、铬、钻石、白金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素有“彩虹之国”的美誉。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该国却深陷滞胀泥潭,经济前景持续恶化。南非财政部日前表示,201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1.4%,低于去年的2.7%,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谷,且此后3年都将维持低速增长。
如今,在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大环境下,输入性通胀压力的趋缓对于曾一度制约经济发展的滞胀风险有所减弱,这固然给经济亟待振兴的南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新风险却让祖马政府不敢掉以轻心。如果说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样,南非经济正在经历艰难的转型,那么,如何在化解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兼顾增加就业、稳定民生、发展教育、降低政治风险和缩小贫富差距等多重使命,这无疑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在成功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南非正待完成的又一壮举。
低速增长成“常态”
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南非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每当主要出口国经济出现起伏,或者国际大宗商品行情趋弱之时,南非出口行业,特别是矿业和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必定损失惨重,经常项目赤字扩大,经济增速下滑,货币兰特贬值。作为南非主要出口市场,欧洲虽然摆脱了债务危机的低迷,但通缩风险尚未远离,加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需求端持续低迷,这也就不难解释南非经济近几年为何节节败退了。
数据显示,该国GDP增速在2011年创下3.5%的阶段性高点之后逐年走低,2012年至2014年分别为2.5%、1.9%和1.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月20日发布的最新预测中,2015年南非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至2.1%,比去年10月下降了0.2%。该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兰特商业银行全球市场研究对经济现状感到悲观,认为在短期内,固然油价下跌能缓解一部分压力,但出口形势依旧不甚乐观,加之国内电力供应紧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困扰南非经济复苏。当然从IMF预测值来讲,201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已显著高于2014年,这或许预示着南非经济正在筑底,危机之后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经济亟待转型升级
眼下,南非经济身处“外忧内困”之中。此外,大宗商品熊市犹如“双刃剑”,在降低进口成本的同时也打击了出口。与此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引发的大规模资本外流,给南非经济也增添了不少压力。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2月,新兴经济体国家外资流出量高达115亿美元。其中,在全球对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墨西哥、巴西、南非、土耳其、韩国、泰国、匈牙利和印度等8个国家中,南非、墨西哥、巴西的资本外流数量最大。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南非旧有的发展战略也显现出弊端,走到了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从中长期来看,以包容性增长战略为核心的南非经济创新发展与转型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眼下,南非虽已通过了《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确定了南非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发展教育和减少社会不平等等领域的目标,确保到2030年南非没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从实际情况看,南非目前的经济形势与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解决就业方面。有分析指出,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和总投资水平的方式来增加就业并不难办到,问题在于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是否能够承受如此大规模的财政投入。
当然,南非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机遇。首先,由于该国经济体量较小,经济转型升级的难度也相对较小,改革的时间窗口也相对更短。其次,虽然目前经济增速仍不尽如人意,但与前几年相比,该国的滞胀风险已大大降低,原因就在于油价和食品价格持续走低。南非去年12月通胀率已降至5.3%,低于5.5%的预期,显著低于6%的警戒线。
“中国经验”受推崇
事实上,南非政府从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在出台相关的经济改革举措。为解决国内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南非在2013年推出了制造业振兴计划。在与区域经济体合作方面,南非也非常重视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截至目前,由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牵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未来有望将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市场纳入,形成更大市场。在世界性金融中心以及区域性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建设上,南非政府正在致力于将约翰内斯堡打造成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同时,南非也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已将绿色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
不难发现,无论是建立经济特区激发经济潜能,还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利益共享,或是强化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都依稀可见中国的身影。用南非现任总统祖马的话说,中国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发展等方面给包括南非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作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对南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快转型升级的“领头羊”,“中国经验”对于南非等国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近两年来,在发挥传统贸易优势的同时,两国将就加强双边投资合作领域不断达成新共识,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目前,中南合作已延伸至科技、农业、矿业、可再生能源、金融和旅游业等多个领域,成为南南合作新样本。未来,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海洋经济合作将成为中南合作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