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企业家创办的南非粮食(种植)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向当地农户出售水稻种子,并且免费传授种植技术,让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从此有了可靠的经济来源。 郑彤彤摄
2017年,南非经济温和复苏,在其走出下行周期、步入增长轨道过程中,中国企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企业与南非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中南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了良好的“压舱石”作用。
日前,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经商参处参赞赵中屹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贸易角度看,中国有望连续9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地以及出口市场。南非则有望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从投资角度看,中国企业目前投资领域横跨金融、矿业、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贸易、农业、传媒、制造业等方方面面。
创造就业助力脱贫
长期以来,南非社会饱受“贫困、失业和不平等”三大顽疾困扰。南非失业率高达27.7%,青年人口中待业人口比重更是超过50%,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南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某种程度上更构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创造就业岗位,消除贫困人口以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一直是南非政府的施政要务。
在南非自由州省和西北省交界处的一个农场里,中国企业家苏志伟创办的“南非粮食(种植)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苦心经营水稻种植已经8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南非政府已经将水稻种植确立为第五大战略粮食项目,但一直没有较大规模的水稻种植农户。在苏志伟带动下,当地民众也纷纷要求加入水稻种植行列。苏志伟的公司向他们出售水稻种子,并且免费传授种植技术,让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了规范水稻种植行业,该公司还计划在南非成立水稻种植协会,寻求发展包括粮食种植、养殖、粮食深加工以及酿酒等全产业链。毫无疑问,这将为南非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自1994年进入南非市场以来,海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2017年,海信电视机和冰箱产品销售份额在南非市场稳居行业第一,手机产品销量大幅增长69%。海信长期秉承“本地化战略”,通过核心管理与工作授权,在生产、销售、物流和售后等环节,建立起一支支高效有序的本地化运营团队,让当地员工管理当地员工。南非海信家电产业园一期项目投产后,创造700个直接就业岗位,并且创造当地物流、配件等行业300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目前,海信当地雇员比例超过90%,其中女性员工占比达到40%以上。
基建发力大有可为
2017年4月份,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海投)非洲总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立。该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全球范围内资金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海外基础设施前期开发的企业。与基建领域的其他企业相比,中海投的定位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最具影响力的“项目孵化平台”以及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的“桥头堡”。
2017年10月份,中民筑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南非豪登省约翰·杜布新城项目开工仪式上精彩亮相。作为南非豪登省推出的31个“大型城市项目”之一,约翰·杜布项目占地面积为497.22公顷。新城建成后,将为当地居民提供1.8万套保障房。这项建设将由秉承“建筑工业化”理念的中国企业中民筑友完成。中民筑友在该项目中将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运用其自主研发的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将所有构件在当地绿色建筑科技园中生产完成,再运到现场拼装。这种模式将大量基础工作放到工厂里,有效避免了伴随着传统建筑施工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如此,施工工期还将大为缩短,“现场1天即可完成主体装配,3天即可完成装修入住”。据悉,这是中国装配式建筑技术首次应用于南非保障房建设。
2017年11月份,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旗下的龙源南非德阿风电项目正式竣工。这是我国国有发电企业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标志着我国风电企业成功在非洲打造出“绿色名片”,是推动我国风电“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德阿项目对于增加南非能源供给,改善南非能源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南非提供6亿千瓦时绿色电力,解决当地8.5万户居民用电问题,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62万吨。这将有效优化当地能源结构、推进清洁低碳发展。
资金融通注入“活水”
自2000年10月份成立以来,中国建设银行南非约翰内斯堡分行积极融入南非当地市场,一方面注重本地化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截至目前,建行约堡分行对南部非洲累计融资项目签约金额达到2000亿兰特,支持非洲工业化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30亿美元。
2017年4月份,非洲首只离岸人民币债券“彩虹债”由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成功发行。此次“彩虹债”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积极响应,最终订单金额32亿元,认购倍数达2.13倍。市场分析认为,离岸人民币债券首次登陆非洲市场,将为非洲人民币业务引入“活水”,为人民币国际化深入非洲地区搭建新的桥梁。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2017年10月份,第二批南非华为“未来种子”开启前往中国的“取经”之旅。“未来种子”是华为在全球投入最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该项目于2008年发起,旨在帮助培养世界各国本土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人才,推动知识转移。到2016年底,“未来种子”项目已在全球96个国家落地,使280多所高校的3万多名学生从中受益。来自南非的这10名大学生将和其他国家大学生一起在中国参加为期两周的培训和交流,接受5G和云计算等全球前沿技术培训。不仅如此,华为南非还继续推进“五年千人”培训计划,为公司及合作伙伴培养输送优秀人才,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受到了南非社会各界的称赞。
“2018年是中国与南非建交20周年,中南经贸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南非中国经贸协会会长张进国表示。成立近7年的南非中国经贸协会目前拥有120多家会员单位,是在南非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凝聚力量、互通信息、交流合作的有益平台。张进国表示,在新的一年中,将继续引导中国企业做到“风险控制、合规经营、齐心协力”,促进中南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蔡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