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中南交流

“茶香沁心扉,美酒祝东风” “一带一路”引导中国企业投资南非长足发展


前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比利时期间,以“茶酒之喻”生动描绘了中欧两地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差异性和可融合性,向欧洲和全世界传递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原则。


南非同样是一个盛产红酒的国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热情奔放的民风,让南非酿酒师的作品,相比欧洲更加富有激情,并荣登“新世界红酒之冠”。正如其红酒一般,南非是一个拥有多种族和多民族的国度,更以其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底蕴著称。

自种族隔离制度结束以来,经过23年的国家建设和政治与社会体制改革,全新的挑战将南非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何加快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如何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如何让民众普遍参与国家经济生活并从中受益,如何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已经摆到了南非政府和执政及在野各党派的面前。

客观实际就如同饮酒品茶,红酒固然美好,然而喝得太多,喝得太快都会让人不适,而适度饮酒休息片刻后,配以一杯清茶解酒,却不失是健康养生之道。

在暴风骤雨般的激进变革来临前夕,“一带一路”政策是否会为南非的经济政治改革带来帮助,中国企业是否能从巨大的挑战面前,把握住众多的机遇做强做大,正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面对的课题。

正文

转型风暴来临前的南非,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4年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以来,新南非政府经过了23年的不懈努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期间,政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包括教育、住房、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建设。

但是基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南非经济主体长期掌控在少数群体手中,国家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致使大多数民众被排除在国家经济生活之外,无法参与并从中获益,经济改革和转型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执政党同各反对党虽然在具体执行方式上有分歧,但总的宗旨没有区别,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和连绵不断抗议示威,让朝野各党意识到客观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经济领域的转型,集中体现在企业所有权的转移。现有的黑人经济振兴计划虽然让部分黑人受益,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少数群体对资本和所有权的垄断。激进的经济转型,目的旨在让大多数人享有经济领域的所有权,参与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并发挥主导作用。

需要注意到的是,经济领域的转型不但打破了少数群体的利益垄断,同时也冲破了少数群体固有的传统行业垄断,为中国企业投资开辟发展的空间。

其次,农业领域的转型,焦点集中在土地问题的解决。南非农业的长期迟滞发展,导致农业人口生活水平差,就业率低。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白人农场主掌握大片土地,一方面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扶植和支持,另一方面又对未来土地政策持观望态度,导致农业发展缺乏投入。激进的土地改革政策,计划将大片土地强行收回和再分配,规避大农场作业对资金要求高的弊端,发挥小农业的灵活特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而针对农业人口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欠缺,政府将提供补贴,一方面从资金上帮助农业人口参与农业建设,另外一方面以立法方式,限制和推动白人农场主同农户组成合作关系,从而保证农业发展的稳定性不受到破坏。

在农业领域的转型中,土地的改革和政府的补贴,既可以鼓励农业人口广泛参与农业建设,又可以打消白人农场主对未来不稳定因素的顾虑,这无疑为中国投资进入农业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此外,南非政府在农业领域中,积极鼓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为中国农业企业投资和技术的引入,开放了极佳的发展空间。

 

 
最后,激进转型的核心思想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并让大多数人受益,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也都基于这一思想。以贸工部为例,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和扶植,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工业发展的本地化和多样化,成为当前政策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西方资本的注入,主体集中在证券市场和金融交易中,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具有不稳定性。而中国资本和技术的大量进入,却是实现南非政府目标的捷径。
 
“一带一路”政策符合南非国家发展利益
 
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核心,是采用合作共赢的模式,通过转移国内过剩的产能,输出资金和技术,带动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些完全符合南非国家发展的利益。
 
首先,中国的投资解决了南非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南非经济注入了生命力,加快当地各领域开发建设的速度,为经济的高效高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其次,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建厂和技术的输入与转让,不仅可以提高南非国内的就业水平,而且还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人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为南非经济建设培养稳定和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
 
再次,中国的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包括丰富的矿产资源等,加工过程中增加产成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利于南非工业化的发展,并可以帮助南非打造强有力的国内制造业。
 
最后,合作共赢的主导思想,为中国资本在南非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并让南非当地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和利益,从而一定会受到欢迎和支持的。
 
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大胆开拓,长足发展
 
1998年中南建交以来,中国投资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不断地输出到南非,其中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和私营企业的投资。这些投资已经在南非经济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早期的投资中,私营经济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主要是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制造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和奋斗,私营企业实力和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过程,但也开始面临危机和挑战,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开始变得狭小,原有贸易模式和经营范围因竞争的加剧而亟待调整。其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转移目光到其他领域,以图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有企业投资南非的领域同私营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投资规模和技术含量明显高于私营企业,但初期的发展还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不乏一些企业因经营失利“几进几出”。随着中南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的进一步紧密,两国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进入南非发展,涉及的领域也覆盖金融、采矿、建筑、信息和制造业等,很多中资企业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目前都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到底是维持原状,固守阵地,还是把握机遇,大胆创新开拓,成为中国企业家们需要研讨的共同课题。但是,在南非激烈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根本不容企业家们有丝毫的迟疑,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国企业家们应当时刻关注本地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转型打破了传统的垄断局面,有利于中国企业家把握各个领域的机遇;土地改革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迟滞不前问题,为中国资本注入发展提供了良好前提,而政府对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扶植,让中国的优势产业大有用武之地;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大力提高就业水平的迫切需要,同制造业高度发达而劳动力成本攀升的中国市场形成互补,中国企业的投资实现了过剩产能的合理转移,既有效利用了南非丰富的资源,又提高了当地的就业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一带一路”需要脚踏实地,结合当地情况入乡随俗
 
执行“一带一路”政策必须理论结合实际,更要结合南非国情,入乡随俗。同时,中国企业家还要改变固有的工作和思维方式,适应当地的特点和环境的瞬息变化。
 
首先,“一带一路”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一拥而上,更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发礼花,虎头蛇尾。否则,不但会造成国家和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影响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整体形象。因此,需要企业在投资前,对市场进行切实和详细的分析与调研,在充分了解政策风险、劳工风险和外汇金融风险等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正确做出投资定位和最终决策。
 
其次,基于南非政府的扶植本地企业家发展的政策方向,中国企业家势必需要在南非寻找合作伙伴,以合资和合作的伙伴形式共图发展。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应综合考量当地伙伴的政府关系和专业经验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南非有政府资源固然有助于政府项目的开发,但绝对不是万能的,更不可滥用这些资源。中国企业家们要吸取本地的经验教训,遵守游戏规则,保持低调,避免成为第二个“挟持政府”的古普塔家族。
 
再次,中国企业投资南非需要采纳当地管理模式,依赖和利用当地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遵守当地的劳工法律和法规,尊重当地员工的权益,不能将中国式的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到南非,还要主动向当地成功的兄弟企业取经,虚心学习,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最后,中国企业执行“一带一路”政策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困难和风险的过程。企业家们必须要认真了解当地的金融管制政策,合法纳税;企业家们必须要认真了解移民和劳工政策,合法用工;企业家们还要时刻关注政局和周边形势的变化,关注本地治安形势的发展,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
 
结尾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北京举行,届时将有近3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论坛上,阐述中国“一带一路”的主张,我们拭目以待。
 
“一带一路”的春风,正在从遥远的东方吹向世界南端的彩虹国度,正所谓“茶香沁心扉,美酒祝东风”,习主席的“茶酒之喻”精彩生动地诠释了中南两国务实合作、互惠互利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一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企业家们将用实际行动,谱写中南友好合作的新篇。
 
 
作者:海涛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一日

 

首页 > 华人新闻 > 中南交流
  • 上一篇:中南(非)投资推介会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南非派出9名警务人员前往中国接受高级刑侦技术培训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