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 (刘畅) 19日,南非长篇小说《魅影魂踪——南非一九八九》(The Texture of Shadows)中文版发布会在南非驻华大使馆内举行。南非驻华大使多拉娜·姆西曼、前中国驻南非大使刘贵金、小说作者曼迪拉·蓝加、《魅影魂踪》中文版译者董志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冶金工业出版社社长谭学余等,以及中南两国友好人士和媒体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南非驻华大使姆西曼女士在发布会上致辞。
南非驻华大使姆西曼女士在发布会上致辞表示,曼迪拉·蓝加先生在小说中讲述了1989年自由运动战士的故事,弥补了人们认知的空白。该时期是对抗种族隔离的关键阶段,是南非政治历史上最具希望的时刻。蓝加先生在书中用自己的文字剥离附加给自由运动的浪漫主义色彩,用精妙的笔触,清晰的、并忠于历史的描述了在对抗种族隔离斗争中的复杂与矛盾。小说并没有关注于战争、武器、英雄主义和冒险,而是从武装斗争、流放后回国的漫长的转型期,深度探索那一时期的现实状况。
姆西曼表示她真诚的希望南非与中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刘振江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 “一带一路 ”构想将中南两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入了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享誉南非的著名作家和诗人蓝加先生的作品《魅影魂踪——南非一九八九》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将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南非社会、南非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小说中文译者董志雄在发布会上提到,中国与南非相隔数万里之遥,历史与文化也有千差万别,但希望通过文学书籍的交流,能使中国和南非人民的心灵相通,这对于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合作还是民间层面的交往都是重要的基础。这部小说不仅仅展现了解放运动战士的英勇和非正义的种族隔离政权必然灭亡的命运,而且对于解放运动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introspection),反映出非洲解放运动的波澜壮阔和错综复杂,被南非媒体视为非国大内部以小说的形式反思的第一人,并从而开启了南非文学的新的道路。
冶金工业出版社长社长谭学余表示,在国家“一路一带”的政策带动下,冶金出版社积极响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出版倡议,立足自身的特点优势出版了《魅影魂踪》一书,意在为国内读者打开一扇更好了解南非社会、文化、经济情况的窗口,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进一步相互了解搭起一座桥梁。
小说作者蓝加和刘贵今前大使也在发布会上分别致辞。
内容简介: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89年的南非,当时社会上悄悄流传着纳尔逊·曼德拉有望从狱中获释,以及这个实施种族隔离的国家即将对民族解放运动解禁的消息。此时,一批在安哥拉流亡多年的人民军队战士踏上返回南非之路,他们受命携带一只密封的箱子送到一个未指明的目的地,而箱中的内容属于高度机密。这一使命使他们成了不同派系攻击的目标,由于其它党派企图占有这只箱子和其中的机密内容,所以导致派系之间发生了多次激烈冲突。尽管如此,读者仍然能看到其中存在的希望和爱情。
作者简介:
1950年,布提·曼迪拉·蓝加(Bhuti Mandla Langa)出生于南非夸祖卢-纳塔尔省斯坦格(又名Kwa-Dukuza),他在德班市完成学业之后迁到了东开普省,并在该省知名的福特海尔大学获得了文学士学位(英语与哲学)。1972-1976年,他曾担任“南非学生组织”的文化事务主管,负责组织和推广黑人文化活动,以及传播文学,他还致力于“黑人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普及。1976年,蓝加因试图非法离开南非的罪名被捕入狱三月有余,后来他设法逃到了博茨瓦纳,从此开启了他流亡生涯的序幕。
1980年,他凭借短篇小说《The Dead Men Who Lost TheirBones》获得泛非洲的《鼓声》杂志的小说奖;1991年,他成为首位获得英国艺术委员会创作奖金这一殊荣的南非人。他还曾担任非洲人国民大会(ANC)驻英国的代理首席代表兼文化代表、“非洲95伦敦展”副主席,以及《周日独立报》周刊的专栏作家。
蓝加出版的著作包括:《Tenderness of Blood》(津巴布韦出版社,1987年)、《A Rainbow on a Paper Sky》(柯利普城出版社,伦敦,1989年)、《The Naked Song and Other Stories》(大卫·菲利普出版社,开普敦,1997年)、《The Memory of Stones》(大卫·菲利普出版社,2000年)和《The Lost Colours of the Chameleon》(非洲斗牛士出版社,2008年)。他还获得过数项内部奖,包括2009年3月英联邦非洲地区作家奖。2007年,蓝加因其在文学、新闻工作和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获得了南非国家级的天堂鸟银勋章,并且还荣获了夸祖卢-纳塔尔省特克维尼市政府的“活传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