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谈中非合作:“三网一化”是非洲版“一带一路”
——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于南非圆满落幕
9月9日至10日,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在位于南非比勒陀利亚的南非外交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图为与会中非人员合影。人民网 张洁娴 摄
人民网比勒陀利亚9月10日电(张洁娴)今日,为期两天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圆满落幕。一周前,在南非总统祖马访华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南非外长马沙巴内共同宣布: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将于今年12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首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前驻南非、津巴布韦大使刘贵今在出席智库论坛期间,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的发起工作人员之一,刘贵今预测本届峰会的亮点,并特别谈到“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尽管非洲没有被正式纳入’一带一路’范围内,但已从中间接受益,甚至可以说,非洲走在’一带一路’前面。”
谈峰会看点:“三网一化”是非洲版的“一带一路”
中非合作论坛自2000年召开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以来,至今已是第六届。论坛2006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峰会,此次南非“做东”,也是首次在非洲举办峰会。
“这次峰会的举办的确恰逢其时,”刘贵今提到习近平用“真”、“实”、“亲”、“诚”四字概括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李克强的中非“六大合作工程”和“三网一化”倡议,“中非关系当前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刘贵今分析称,即将到来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四大看点:推进“六大合作工程”和“三网一化”;解决非洲的“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后埃博拉时期”的建设;中非间的人文交流。
他将“三网一化”比作非洲版的“一带一路”:“尽管非洲没有被正式纳入’一带一路’范围内,但已从中间接受益,甚至可以说非洲走在’一带一路’前面。”
比照着“一带一路”的工作重点——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连通、资金融通、人心相同,刘贵今指出,中非合作论坛举办到第六届,政策在进行有效沟通;中非贸易从2000年的106亿美元,到现在的2000多亿美元,已经实现了“畅通”;中国帮助非洲建了多条铁路,蒙内铁路、吉布提铁路、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的铁路,绵延数千公里,运输交通上实现了“连通”;“人心相同上,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他说,“所以这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中非关系上起到很重大的推进作用。”
谈峰会特点:务实、平等互利、共同拥有
在2000年首次举办后,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引领国际上对非合作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美国、欧洲也相继发起“美非峰会”、“欧非主题论坛”。谈到中非合作论坛与它们的不同,刘贵今指出,前者最大的特点是务实、平等互利、共同拥有。
“我们提出的一些指标和计划往往提前实现,而且很多是超额完成。”他一一列举道:首届论坛中,中国提出免除非洲10亿美元债务,并在两年内完成;第五届论坛提出200亿美元的对非投入基金,也在两年内安排完毕,并在去年又提出100亿美元基金;中国帮助非洲建100所乡村小学、30所区域医院、20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也都一一提前完成。
刘贵今进一步指出,中非合作论坛已形成年度机制化平台——每3年举办一次部长级会议,在次年的联合国大会中,中非外交部长进行会晤,并在第3年举办高官会。“15年来日臻完美,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符合中非双方需要。”他说,“中国不是居高临下的姿态,不是捐助者,而是合作者,中非之间是伙伴关系,而且会一直坚持这么去做。”
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迪塞科也在智库论坛上表示,当今非洲和世界都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中非关系则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在近几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发现国际社会并不十分理解非洲的成长,而中国却一直有力、持续地参与到这些变化当中。”
谈对非合作:“某种意义上,中国更需要非洲”
说起对非合作,就不得不提时下大热的“产能合作”,更不能规避长期横亘在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刻板印象、误解和偏见——有舆论担忧,中国是把过剩的产能“淘汰给非洲”。刘贵今在非洲工作生活了6年,长期泡在中非热点的各种现场,更是对这些隔阂深有体会。
刘贵今认为,当前中非之间互有需求,中非之间互为优势——一方面,非洲需要发展工业化、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产品需要非洲市场;中国在上一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原料,而非洲是比较可靠的供应地;在当前经济转型期,中国有大量富余的优质产能,而这些正是非洲所需要的。
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把中端技术、优质产能输出到非洲的同时,高层也多次强调,不能把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非洲,应满足并适当高于非洲当前的环保要求。以河北省的三大产业——钢铁、水泥、玻璃为例,这些都是南非所需。双方正探讨建立钢铁厂,而此类工厂的污染物含量很低,生产力则处于先进水平。
他如此评价“产能合作”——过去的贸易活动固然能够增加就业、促进出口、给非洲国家增加外汇,但在当地投资、办厂,帮助技术转让、培养人才、解决就业问题、增加产品附加值,才是更可持续、更符合非洲国家需要的合作方式。
“中非合作是互有需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某种意义上中国更需要非洲。”刘贵今直言。
谈中非关系:“不缺项目不缺钱,缺的是相互之间的了解”
在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戴兵恳切谈到,中非同属发展中世界,在当前国际秩序特别是国际舆论秩序中处于不利环境。“中非发展得怎样?中非合作的效果如何?只有我们自己最有发言权,但我们的声音还不够响亮,我们的看法还未受到重视。”
刘贵今也对此表示认同,他坦言,当前中非关系最大的挑战,还是在“软的方面”:“中非关系不缺项目不缺钱,缺的是相互之间的了解。”
“中国民众对非洲的认识很模糊、充满了误解。往往非洲发生的正面积极的事情,他们听不到、不引起重视,而若非洲发生一件社会治安事件,媒体就连篇累牍地报道,好像遍地盗贼。”
"国家关系若要深层次发展,人民之间必须增进相互了解,夯实民意基础,但我们现在的民意基础并不是太牢靠,"他说得很直白,“什么时候中国对非洲能有一个基础认识?反过来非洲对于中国的认识也是非常有限,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首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前驻南非、津巴布韦大使刘贵今出席中非智库论坛第四届会议。人民网 张洁娴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