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援平解析孙中山为何称“华侨乃革命之母”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冉文娟)“孙中山赞誉‘华侨乃革命之母’,是对他们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勋的正确评价。”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先锋和推动力量。
首先,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蒙者和传播者。裘援平表示,海外侨胞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自由进步的先进思想,对孙中山产生共鸣和影响,成为辛亥革命重要的精神渊源。
其次,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组织的重要支柱。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首批成员大都是华侨,在华侨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到1905年兴中会成员中华侨占70%。
再次,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经费的主要来源。他们冒着国内家属被株连灭族的危险,义无反顾、不遗余力解囊相助。孙中山革命经费和军饷,包括孙中山赴各地的旅费和生活费,基本来源于华侨捐助。
“据统计,侨胞捐款大约1000万港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还不包括他们购买的兴中会和同盟会发行的各种债券。”裘援平说,正是由于侨胞捐助支持,孙中山才能在20多次起事失败后重新开始,最终成功。
最后,海外侨胞是孙中山革命的骨干力量。“辛亥革命发动20多次武装起义,10多次核心骨干是华侨。”裘援平告诉记者,1895年广州起义、1907年黄花岗起义成员主要来自华侨,黄花岗72烈士中31人为华侨,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回国起义的不下500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海外侨胞就没有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因此感慨‘华侨为革命之母’。”裘援平说。(记者 冉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