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华人网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华人

阔别十载 华商南非再圆梦

 

 

图:周民说,会仔细研究“一带一路”市场中地缘政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编者按:2018年中国将与南非共同迎来建交2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这个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彩虹国度,有一群敢闯敢拼的华商,他们廿年甘苦,把一座因钢铁而兴的小镇建成南部非洲赫赫有名的“服装城”。《大公报》记者走进他们两代人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下南非华商群体用新技术、新管理手段以及新经营方法在“一带一路”市场开拓的点滴。

 

按照一般中国人的看法,50多岁的周民本应逐渐放慢人生脚步,可是这名讲起话眼睛几乎挤成缝的山东大汉今年却做出一个新举动:重回早年投资纺纱厂失利而败走的南非新堡市。没有机会继续做探路者的他,学会了“追随战略”,建一家给其他华商成衣厂配套的纸箱厂。周民说,以前走出来投资全凭一时的热乎劲,而现在则会沉下心来,仔细研究“一带一路”市场中地缘政治,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大公报记者 李理南非新堡市报道

周民是名副其实的两国建交后到南非投资的“第一人”,1998年在前往南美苏里南和巴西考察一圈后,最后一站来到新堡市,他不太费力就决定拿出一千万人民币买地盖了纺织厂。拥有当年山东外经贸部门给他核发的“001号”对外投资批件,回想早年到南非建厂的经歷,周民只是轻描淡写:“那时候在国内也有几个厂做得不错,就想接下来去海外发展。对比下来当时南非独立没多久,白人殖民者前脚刚走,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都很完善。”

其实,在非洲像周民这样果断做出投资决策的中国企业家不在少数。国际谘询机构麦肯锡今年发布名为《龙狮共舞》的报告描述道,一名只去过一次科特迪瓦的中国人,连法语都不会说就当即拍板投资建厂。

解决当地三成人就业

上世纪70年代一家大型钢铁厂落户新堡,令这个距离约翰内斯堡大约300公里的小镇逐渐兴旺,随后不少台湾投资者看好这里廉价劳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渐把成衣厂从邻国斯威士兰转移。新堡市如今则完全是内地企业家的天下,他们开设的成衣厂逾百家,解决了这座城市40万人口中近三分之一的就业。

工厂很快就建立起来,来自中国纺纱设备和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地进港,本地招聘看起来也很顺利,但周民的生意却渐渐走进了死胡同。原来,盘算着兼顾国内和南非工厂的他採用“飞行管理模式”,即不时往返两地巡视工厂,这直接导致产品质量时好时坏,很难令订货商感到满意。

更致命要数计时工资制度再加上当地工人习惯性的“偷懒”,对于大部分非洲人而言,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并不像中国东南沿海的工厂女工那样拼命干活创造财富。

对于南非特色的工作效率,上海舒步飞贸易公司常驻新堡市的负责人陈策深有体会,“他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要在督促下才出活。”他举了一个刚刚发生的例子,他们公司外聘的工人一直磨洋工,可一听说有可能需要在“黑色星期五”大促销当天加班,一伙人三下五除二迅速交活了。

从小商贸到投资製造业

2008年,周民关了生意,卖了置下的房产回到国内,其间则有愈来愈多华人到新堡市开成衣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是什么令周民决定重回南非?“最重要的肯定还是商机,欧美国家这样的发达市场一下子很难进去,南非正好需要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另外往大了说就是响应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号召,到这里来发展心里更有底气了。”他如是说。

这一次回来周民打定心思要扎根,买了地盖厂房,用他自己的话讲“这表示咱们是要立足长远”。他说20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对文化差异、环境保护、社区、当地劳动关系时常感到有心无力,没有办法投入精力去想如何可持续发展。而歷经多年国内外商场洗炼,就连他这样的民营企业家也明白要请一些专业人士来给生意保驾护航。

对于建纸箱厂这个选择,他也是经过一番调研而不是贸然决策的,随着整个成衣厂渐成了气候,周民想到的是赚周边产业的钱,他说:“现在其他中国成衣厂用的包装箱都要从一百公里外的城市进货,等厂子建立起来不愁没有买家。”在周民的眼里,和之前前仆后继走到非洲做小商品贸易不同,新的时代中国和非洲的契合点应该是中国资金技术加非洲製造,“从贸易升级到投资,大家是共赢。”

从前只顾着自己生意的他还变得更关心地缘政治,每逢和其他中国老闆餐叙,餐桌上总少不了两国关系、工厂安全以及华人社区建设等话题,他说:“这几十年到海外的中国人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创业当老闆,我们需要自己摸索出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和融入当地方法。”

 

首页 > 华人新闻 > 南非华人
  • 上一篇:西开普省小镇华人超市 遭多名持枪匪徒抢劫十几万兰特

    下一篇:视频:中国公民频遭抢劫 驻约翰内斯堡总领馆呼吁防范

  • 评论

    游客评论

    延伸阅读

    论坛新帖